返回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 姚东社(泰州):孩童四季“疯”

    我孩童时顽皮得很,在庄上小有名气。奈因那个农业生产“大呼隆”的年代,家中大人一年到头,几乎天天下田劳作挣工分,而且上工、放工早晚两头黑,根本没时间管我。我成了无线的风筝,随便与小伙伴们整天的玩,整天的乐,整天的“疯(里下河人称尽情嬉...2017-03-19 09:42

    查看全文»
  • 金文琴(常州):茶人随笔三则

    一 安红 安红是我在茶叶界的小友。那个初冬的下午,她突然跑来跟我告别,因为要去西安了。 安红在茶叶界小有名气是因为她设计的茶叶包装。她是一位能干的有自己设计理念的设计师,每年夏天是茶叶界最清淡的时候,安红就会一家一家茶叶公司拜访,笔记本电脑随身带着,...2017-03-12 21:21

    查看全文»
  • 陈天洁(东台):我是一辆车

    我是一辆车。不是宝马,不是奔驰,更不是保时捷——我没有四个轮子。我不是集市菜场鱼贯而入,为广大老年朋友所青睐的“小雨滴”三轮车;我不是突突突突,边冒黑烟边喘白气的摩托车;我更不是身轻如燕,来也无痕去也无踪,稍纵即逝的电动车...2017-03-12 20:50

    查看全文»
  • 钱承军(南京):童年鸡事

    进入鸡年,有关鸡的话题成为热点,这让我想起童年养鸡的一段经历。 小学一年级时,家里增添了一位新成员――一只花公鸡,说来它与我特有缘。某日,外婆带我到丁家桥菜场买菜,经过一个鸡摊时,竹笼里一只公鸡吸引住我的目光,只见它全身金黄主色,掺杂着少量红、棕...2017-03-07 22:25

    查看全文»
  • 徐志(连云港):那一抹藏青蓝

    上高中那会,母亲时常在我耳边唠叨着:“以后你就得报考警校,带大盖帽,穿一身警服,多好看”,我总会敷衍母亲说,好、好、好,我一定考,穿一身帅气的警服回来给您看。母亲听后高兴地笑着,我心想警校哪这么容易考,再说了我的学习成绩也不行啊!看着母亲欢乐的笑容,我...2017-02-26 21:44

    查看全文»
  • 顾怀满(泰州):四季垛田竞芳菲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土呢,当然靠“吃土”。   垛田因土成垛,因垛成名。垛田的土垛子养活了一代又一代以种植经营时鲜蔬菜瓜果为生的子民们,垛田的...2017-02-23 22:06

    查看全文»
  • 苏扬:宋口村侧记

    一 连云港与我沾边儿,这是我在宋口村说的。 我是扬州人,从没去过连云港,连云港也没我的亲戚,只是交了几个苏北的文友,去年被他们拉进连云港作家群。 倘若这就认为连云港与我沾边儿,似乎有些牵强。但我居住的连运小区模仿了连云港的字,很...2017-02-21 16:18

    查看全文»
  • 周寿鸿(扬州):元宵读忆汪曾祺

    “元宵要等到晚上,上了灯,才算。元宵元宵嘛。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灯节要过几天,十三上灯,十七落灯。‘正日子’是十五。”1993年2月12日,癸酉鸡年元宵节过去一周,汪曾祺写了篇《故乡的元宵》。 今又鸡年,又...2017-02-10 23:23

    查看全文»
  • 黄玉梅(泰州):我的普洱我的壶

    阴雨连绵的冬日,因事去凤城。午宴后主人热情挽留,帮我们计划休闲娱乐的去处。这时,一位文友拱手谢道:“我有一处带诸位前去,包管人人称妙。”一行人跟着他在城市的滚滚红尘间穿梭。走过两条街,拐了三个弯,在一高楼下停留,说:就这里了。 随着电梯而上...2017-02-08 17:52

    查看全文»
  • 浠沧巷的麻雀

    晚归的浠沧巷的麻雀曾经是铺天遮日的多,多的半条建军街路上的法国梧桐树都压弯了枝,那些吱吱喳喳的麻雀叫从夕阳鸣到晨曦,麻雀屎树荫下白茫茫一片,当然,梧桐枝梢上的麻雀不知道,有一天这一切竟也只是小城人的点滴回忆了。 打小起都听说浠沧巷的麻雀是有灵性的,是我们这个万鸟之...2017-02-07 20:47

    查看全文»
  • 胡竞舟:蓦然回首,颐和路

    八十年前,你是中国的心脏。一部南京民国政府的“首都计划”,铸就你绵延至今的传奇。使馆区、公馆区鳞次栉比,许多历史从这里发端,随后在这里湮灭。如果说中国是一个男人,那他只生着一颗女人的心,精致,细腻,剪不断,理还乱。一颗子弹穿透玻璃的声音足以让这颗...2017-01-21 14:40

    查看全文»
  • 金文琴(常州):母亲的佛手

    每到过年,总是特别想念母亲。母亲在的时候,每年除夕,她都会给我们做几碗八宝饭,说是取个好兆头:一年到头甜蜜蜜。一进入腊月,母亲就会洗好红豆沙,再上街去寻找青红丝,她会一家一家地不动声色地细闻,以辨真假。在饭桌上,母亲说,她从不戳穿有的商家卖的青红丝是用橘子皮做的,气味浓厚但味道...2017-01-19 22:03

    查看全文»
  • 彭小磊(柬埔寨):又是一回天凉好个秋(外一篇)

    清晨起得早。来到办公室,打开窗户,天外的雨还在下着,一阵凉风袭进来,吹绕在我身上,令我这个漂泊人不觉产生身在故国的幻象。这风,不正是家乡的秋风吗?这丝丝凉意,不正是秋天到来的消息吗?翻开日历一看,这真真的,又确是一个天凉好个秋啊! 其实,我身在遥远的、可谓是...2017-01-17 17:21

    查看全文»
  • 刘祥(阜宁):阜城乡村十里风光美

    假日上午,下起小雨,我骑着电动车离开阜宁县城直往东北。途中,不时琢磨特别朋友阜城十里风光带现在的模样,心里一阵激动,也了却前些日子阳光灿烂时想再去看看的心愿。 沿着两个月前返回的悠长水泥路静静行驶,平日的繁忙已放松得无影无踪。两边闪过的细长的绿树为...2017-01-12 15:17

    查看全文»
  • 黄宏宣(南京):公交车上读书乐

    贾平凹先生是我敬重的一位大作家,他喜欢躺在床上读书,我也是,但我还喜欢在公交或者地铁里读书。 每天上下班,我至少有二、三个小时是在公交车上度过的。堵车、红灯早已司空见惯,在别人心急火燎之时,我却总能悠闲自得地掏出随身携带的《读者》、《杂文选刊》、...2017-01-09 22:10

    查看全文»
当前18/30 页|共440条记录
移动客户端
扫描登录手机 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