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驾车去乡下出礼,当车行至老家小学东边的水泥路上时,一股清新可人的、淡淡的、略微有些甘甜的清香随风飘来,顿时沁入心肺。打开车窗侧脸循香而望,有几棵小小的洋槐树在路东的一侧,一簇簇淡黄的花骨朵正蓬勃欲绽;有的却已经满挂着莹白的小花。槐树开花了!女儿第一次见到槐树花,...2018-04-25 22:39
查看全文»
-
故乡是根,那里的土和水,哺乳我成长;那里的光和热,滋润我长大;那里的情和爱,温暖我的心。甜美的乡音,时常响在我的耳边,难以忘怀。
出生在江苏姜堰的我,成年后就离开了家乡,到煤矿工作,一干就是三十多年,期间每隔几年回老家一趟。金秋十月,我与弟弟一起回家...2018-04-22 21:24
查看全文»
-
1、
我对海的幻想多于真实之海。睡梦中常出现海,可能是我不会游泳的缘故,我在梦的海里,被浪裏袭,被黑压压的海水吞噬,最后被海无边的阔大吓醒。海之于我就是恐惧,就是死亡。
第一次看海,是在前几年去崇明岛的车上。汽车行驶在东海大桥上,车窗外就是海。近午的阳光打在海...2018-04-16 18:23
查看全文»
-
我的祖父是名中医。祖父的锦囊就是中医的智慧。
小时候,姨姐着凉腹泻,姨娘带她去医院,开了些药方,服用几天却仍不见好转,姨娘心急如焚,听医生说腹泻症状严重,挂水治疗好的快,于是辗转挂了一星期的吊瓶。姨姐受了罪,病情却加重了。父亲去看望姨姐时,想起祖父是名中医,提议让...2018-04-15 23:27
查看全文»
-
暖暖的阳光透过半开的窗户,水波一样在屋子里流动着。电视机开着,低低的声音在耳畔若有若无。“小时候,一听见芝麻糊的叫卖声,我就再也坐不住了。一缕浓香,一缕温暖。”电视荧屏上一口大铁锅里翻滚着浓稠的芝麻糊,一把大铜勺提得老高,黑的芝麻糊像一块瀑布泼...2018-04-09 17:35
查看全文»
-
清明时节雨纷纷,杨柳依依花争妍。四月的清明节,细雨饱含深情地滋润着脚下的土地,微风携带着无限哀思拂过故乡的每一个角落,鲜花承载着无声的诉说:愿您安好……
在这个变幻莫测、人心不估的时代,我喜欢拿一支笔沿直线奋力前行,在方格里走动,从不伪...2018-04-07 22:17
查看全文»
-
在井冈山茨坪镇小井村,在村北的一处小山坡上,在一片绿竹翠柏的掩映下,有一块很不显眼的三角形石头,石头上刻着这样几个字:“魂归井冈,红军老战士曾志(1911、4—1998、6)。”这是去年夏天,我到井冈山参加有关培训时,在参观红四军医院旧址和...2018-04-05 21:06
查看全文»
-
父母亲年事已高,不愿随子女进城居住,仍执意在乡下老家居住着。近年,由于父亲身体欠佳,我回乡下老家看望父母的次数也多了。
父母现居住在我当年结婚生子的前院房子里。后院是一所近百年的老院,是父母和我们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后院早已破烂不堪了,两间东屋早已没有了痕迹,...2018-04-02 15:40
查看全文»
-
螃蟹丑陋凶横。
鲁迅先生曾称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勇敢。但我要说,里下河掏蟹洞的孩子,更甚一筹,不仅勇敢,而且机灵。
儿时暑假,是乡野孩子的天堂,大人眼睛一眨,就不见我们人影。水边、河中成了我们嬉戏逗玩、捞鱼掏蟹的乐园 ...2018-04-01 22:17
查看全文»
-
13年前,大洋彼岸,一朵娇艳的鸢尾花,猝然枯萎,永不凋零。13年后,淮安大地,一座典雅的纪念馆,庄严肃穆,永垂青史!——题记
一、 民国建筑的经典之作
去南京学习,刚到江苏省会议中心,眼前陡然一亮...2018-03-31 17:41
查看全文»
-
常常在想,发明“衣食住行”这个词的人,一定是个穷酸秀才之类。因为他把“衣”排在了“食”的前面——可以饿着肚子,但不能衣不蔽体。而说出“民以食为天”的...2018-03-30 17:37
查看全文»
-
太阳公公休息了,母亲却不能休息。在一地的如银般的月光下,母亲艰难地挥动着锄头,一锄锄挖翻泥土,也把月色挖得银光四溅。白天顶着炽热的太阳,母亲要做集体的活争工分,只有夜晚,轮到月亮奶奶值班时,母亲才能忍着饥渴,背着一个如大银盘般的月亮在自留地里做自己家的私活。
母亲...2018-03-28 22:17
查看全文»
-
三月,你好!
走过浓浓年味的二月,迎来了多情美丽的三月。柳丝照拂水面,阳光轻吻额头,十里桃花,一帘杏雨,还有最美丽的风景,就是三月的女士们,现在都被统称为了“女神”,想想这称呼就有多美。
三月,满目的...2018-03-27 22:36
查看全文»
-
在大运河畔的淮安古城附马巷里,有一座咸丰到光绪年间建造的苏北民房建筑,它用清砖灰瓦的特有色调,向世人展示着气势非凡的存在价值。就如同以落后的胶片洗印手法,拍摄剪辑出的纪录片那样,为历史的记忆,留下了一位孩童从出生到走出庭院的12年时间中的身影。这位少年,就是后来参与领导和改变...2018-03-02 10:39
查看全文»
-
比起各式精美方便的签字笔,用钢笔书写的人越来越少。这么多年来,不管做工作记录,还是抒写文章,我总是使用钢笔,而且使用的是一支外表磨损严重,笔套上连字都已经看不清楚的老式钢笔。钢笔虽然已经十分老旧,却是我珍藏的宝贝,一直不舍得丢弃。我与这支老式的钢笔,有着深深的情缘。
...2018-02-28 15:44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