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高锦潮(淮安):静候

2018-03-02 10:39:22      来源:江苏散文网      人气:2346

   在大运河畔的淮安古城附马巷里,有一座咸丰到光绪年间建造的苏北民房建筑,它用清砖灰瓦的特有色调,向世人展示着气势非凡的存在价值。就如同以落后的胶片洗印手法,拍摄剪辑出的纪录片那样,为历史的记忆,留下了一位孩童从出生到走出庭院的12年时间中的身影。这位少年,就是后来参与领导和改变旧中国命运,并在世界政坛引起震动的周恩来。

   我曾数次来到这里,呈现在我眼前的故居,与我的想象出现了极大的反差,低矮的房屋、窄小的巷道、逼仄的院落,走出了领袖的伟岸。因此,每次只要跨进门槛,我总会被那棵如同磁铁一样的梅树,吸引得在小小的庭院里伫立静思。盘根虬枝、通体黑瘦的梅树,常年累月相伴在屋檐下,侍守于庭院中,没有参天的身姿和盖世的容颜,更没有超乎其它植物的特异功能,但它却以静候的毅力和坚韧,给了我无限的遐想和由衷地敬佩。

   静候,是一对孪生姐妹,它们是耐心的体现,是等待的意愿,是默守的执着,是抛弃喧嚣、甘守清贫和与世无争的本原,又是充满期望、坚定信念和放飞梦想的召唤。它以花开花落体现存在价值,书写岁月过往,记载时光纬度。独自枯守,就是选择与寂寞为伴,选择与信心相陪,选择与惊喜邂逅,无论是雷电的霹雳还是霜雪的欺压,都会无所畏惧和在所不辞。这是对生命的歌颂,也是对信念的赞美,更是对执着的褒奖。

   一个12岁的少年,正处于憧憬与梦想的天真烂漫期,他在选择同自己朝夕相伴的梅树别离的时候,而且这种别离又有可能是今生难逢,那种复杂的心情与奔涌的思绪,用割舍的痛苦和锥心的折磨来形容,肯定是干瘪无力和苍白失色的。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一个乳臭未干的孩童,在背井离乡前,独自悄悄与梅树诀别的情景,尽管再高级的办公器械与现代化的音像设备都无法复制和还原,但那种少小离家涌上心头的酸楚和难舍难分的无奈,依然可以通过想象,让我们得以体验。

   当少年天真无邪的炯炯目光与身高无异的梅树对视时,他的每一句话,就连每一声鼻息,都会被梅树用枝枝桠桠的触觉揽入怀中,继而以默默无语的颔首承允予以认真珍藏。他与它的交谈,环境非常清静;他与它的交流,仪式相当简陋;他与它的相许,条件极其私密。他们有过许愿,有过承诺,有过祝福,更有过相约,甚至连后会有期也会想象得充满诗情画意和充满浪漫。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份许愿、承诺、祝福与相约,才使梅树拥有了静候的信心,在期待着与少年重逢中,增添了珍爱性命、顽强生存、无悔坚守的不屈信念。

   在梅花灿烂的时节,它会幻想着与少年相逢时鲜花簇拥、笑脸绽放的静候,是多么的幸福无比;在春光妩媚的时节,它会幻想着与少年相逢时枝繁叶茂、葱茏欲滴的静候,是多么的美好圆满;在八月流火的时节,它会幻想着与少年相逢时庭院深深、幽雅安宁的静候,是多么的甜蜜陶醉;在万木萧萧的时节,它会幻想着与少年相逢时秋风冷雨、愁数收获的静候,是多么的共享自豪。屋檐瓦楞流淌下的水滴,是静候时的独自言说;飘飞停靠枝头上的雪花,是静候中的窃窃私语;瓢泼如注树梢间的大雨,是静候时的淋漓排遣;电闪雷鸣枝叶里的狂暴,是静候时的发泄倾诉……。

   虽然,虽然周恩来从少年到青年、中年再到老年,直至与世长辞,也没能在六十多年中还愿式地抽出一分一秒时间与梅树见上一面,互道一声问候,相允一下体息,但梅树依然信守着他们间曾经的静候诺言,把季节与岁月在小小的庭院里如期演绎,让前来瞻仰的人们从静候中,感悟到作为新中国开国总理虚怀若谷的心胸,静候国强民富的心愿,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成就国际大国地位的初衷。



 
移动客户端
扫描登录手机 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