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 吴瑕:夏夜蛙鼓

    又到了蝉歌柳月蛙鼓荷风的夏天了,在漫漫苦夏里,我最喜欢的是蛙鼓了,那是伴童年的我入睡的天然催眠曲。 我出生在湖北乡村,在和艺术不搭界没有吹拉弹唱的偏远农村,能看到的蓝天白云的生态见惯了,也不觉得是恩赐了。能听到的除了猪叫狗汪鸡鸣猫瞄之外,就是大自然的声音了,...2015-10-18 17:14

    查看全文»
  • 王卫华:哲学散文:本原“一”的碎语

    世界的本质是对立统一的么?还是世界原本就是一统的,是被人为理解为对立的?请读—— 年近六十,忽有一悟,推翻了一生所遵循的“一分为二”的哲学观。 但观点林林总总,如网络语言般的斑斑点点,有智有慧,却难为一“树&rdq...2015-10-18 12:04

    查看全文»
  • 刘志平:伯父的黄昏恋

    伯父死于五月的一个清晨,心肌梗塞,很急遽,一瞬之间。伯父的死和他生前为人一样,自尊自爱,不愿连累他人。伯父静悄悄的走了,去世时没有一个亲人在眼前。母亲很内疚,伯父的去世。多少有点在于她没有过分的坚持。 大前年,父亲去世,伯父很悲伤。精神大不如先前,常常一个端坐无言,思念先他而...2015-10-16 17:17

    查看全文»
  • 陈志宏:向一朵牵牛花致敬 —— 作家红孩印象

    每个人都喜爱自己的家乡。作为一个普通人,生活在南昌,我想是幸福的,因为这里山美水丰气清。同样,作为一个写作者,生活在南昌,也该是幸福的,因为这里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尤其是这里有一座滕王阁。 或许因为《滕王阁序》誉满古今,吸引无数文人心之向往;或许因为南昌这座绿色崛起的中部城市,...2015-10-15 21:26

    查看全文»
  • 低眉(李晓琴):缓慢书

    那个坐在钟表铺子里的人,一句话都不说。他面对着满铺子拆散的破旧钟表零件,整整一铺子!那些时钟的壳子,铁的,塑料的,钟表上的针脚,时钟针啦,分钟针啦,它们全都被肢解,拆散,躺在这个铺子里,像被宰杀了的动物骨架风干之后。这些时间的零件,病了,老了。这会儿都停止在自己的时间里,出不...2015-10-14 17:58

    查看全文»
  • 孙利修:老去的乡里乡亲

    今年“五一”假期,因家中的侄儿结婚,我回了趟乡下老家。 由于前日,刚好下了一场大雨,村中的烂泥较多,只好把车停在了村头的道路边,下车步行。沿着泥泞的小路,深一脚浅一脚,小心地向前走。身边、眼前的景物,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而又陌生。宽阔清新的天地,安...2015-10-14 00:01

    查看全文»
  • 曹伦平: 爱在,希望在

    又是一年的中秋,这本该是家人团聚的时刻。身处高墙内的服刑人员,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也会和其他人一样,对亲人充满思念。据《监狱法》规定,罪犯在服刑期间可以与他人通信,但是来往信件应当经过监狱检查。服刑人员在监狱服刑,对自己的父母、妻儿充满了思念和牵挂,如不能及时疏导这份情感,便...2015-10-13 23:44

    查看全文»
  • 朱巧云:等风的摇椅

    我常常想起姥姥隔壁家墙上那旧旧仄仄的爬山虎,也常想起母亲屋前那棵有知了吱吱叫的老楝树。我总忍不住问,如果有穿越时空的对话,在风中,它们会说些什么? ——题记 一把精致的躺椅,是女人梦开始的地方。 姥姥、母亲和我,我们祖孙三代有一共同点...2015-10-11 21:19

    查看全文»
  • 马永娟:乡音浓郁淮海戏

    偶然看到丰子恺先生的一幅漫画《锣鼓响》,画面上一个小儿拉着手执蒲扇的老奶奶的手,奔向前方。这幅画巧妙地截取了生活中一个传神的瞬间----远处锣鼓响,祖孙看戏忙。寥寥数笔,小儿看戏的那种“打鼓爬墙头”的急迫跃然纸上。画面勾起了一种久远的情怀,儿时看戏的场景便浮...2015-10-11 20:50

    查看全文»
  • 蒯天:蓝蓝的北方

    2010年3月31日《人民日报》 北方的天,蓝蓝的,象玻璃般清晰通透。年轻的你,带着黄浦江边迷人的晚霞,携着南方女子特有的水润,提着一只棕色的旧皮箱,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走来,犹如春日里郁郁葱葱的小白杨,婷婷玉立在北方蓝蓝的天空下。是的,你们一群人都是这样走来的。 ...2015-10-11 20:30

    查看全文»
  • 朱国飞:读书城,读《边城》

    初春时节,我去逛多时未逛的上海书城。 上海福州路上行人渐多,过马路都要被上海阿姨用红带子拦着,服从她的交通指挥。福州路上那家原本热闹的书城却显得有点冷清。也许是刚过春节,读书人还未从节日的麻醉情绪中脱身出来,或者还未有偷得半日空闲的功夫,致使书城门前门内人影可数。唯有迎门口堆放着的新书,一...2015-10-09 16:39

    查看全文»
  • 王卫华:牯牛降 寻找隐士文化的真谛

    累了,总想歇歇;烦了,总想清静清静。人能不能不累,人能不能永远不再烦了?带着寻找,带着思索,我去了皖南石台县牯牛降。 农家小屋小憩 在群山中,有两三点灯火,牯牛降的严氏古村就成了一条航船,漂在了茫茫的群山云海之中。 下方,剡溪和秋浦交汇着,水声潺潺,又将航行的...2015-10-09 15:23

    查看全文»
  • 何开文:江苏散文的春天(外一篇)

    自从我的第一篇微型小说《他、她》发表于《东北文学》1989年第3期至今,屈指算来已经有26个年头了。26年来,我在各类文学报刊上发表微型小说小说作 品总计达100多篇,出版微型小说集已有六本之多。微型小说写多了,但还不能是个称职的作家,他还应是位散文家、评论家、诗人。真正涉足...2015-10-09 17:11

    查看全文»
  • 赵可法: 嫁石(外一篇)

    我的一位水晶文化界朋友,去石苑帮单位选水晶石,特邀我同行。 石苑位于繁花似锦的河畔草地上,清清的河水流过开阔的场地。沿溪水边建有几座木质凉亭,可供赏石人休憩。一尊尊形态各异的奇石矗立着,占据着草地上得风得水的位置:云南石林的孔洞石,立于碧波荡漾的湖心;安徽的灵璧石,表面...2015-10-07 16:57

    查看全文»
  • 吴向杰:声音的故事小辑

    美丽也可以永恒 ——葛兰印象 第一次见到葛兰老师,真是让我万分惊讶,一袭黑色的长裙,一条深红的披肩,高高盘起的发髻衬着清秀的面容,没想到七十多岁的老人也可以如此美丽,那种历经风霜而更显精致的美,正如老师的名字一样,散发着空谷幽兰般的淡淡清香...2015-10-06 10:09

    查看全文»
当前28/30 页|共440条记录
移动客户端
扫描登录手机 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