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马永娟:乡音浓郁淮海戏

2015/10/11 20:50:12      来源:      人气:2921
   

    偶然看到丰子恺先生的一幅漫画《锣鼓响》,画面上一个小儿拉着手执蒲扇的老奶奶的手,奔向前方。这幅画巧妙地截取了生活中一个传神的瞬间----远处锣鼓响,祖孙看戏忙。寥寥数笔,小儿看戏的那种“打鼓爬墙头”的急迫跃然纸上。画面勾起了一种久远的情怀,儿时看戏的场景便浮现在眼前。那韵味悠长的淮海调,那咚咚锵锵的锣鼓镲就响在耳边,仿佛从未走远。
    的确没有走远,因为从未离开。一张嘴,一开腔,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有多少人,我们很容易识别老乡。那腔调带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戏曲也一样。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没有什么娱乐消遣的方式,淮海戏在我们农村很繁荣。每到冬春农闲季节,便有戏班子到来。演员几人几十人不等,伴奏乐器有唢呐、二胡、锣鼓等,道具、服装、化妆都十分简陋。戏台就是我们村的大礼堂。水泥的戏台水泥的凳,或坐或站,丝毫不影响我们看戏的热情。戏班子常是服装道具先期到达,我们这些小孩总是觉得那些黑箱子很神奇,男孩见到唢呐、锣鼓镲子还无所谓,一见到刀啊枪的就眼睛发亮。女孩子都盯着那些花花绿绿的戏服和珠宝头饰。直到挤挤挨挨碍人家事被撵开。看戏的日子,外地的小商小贩也来“赶戏”,礼堂前就有供销社里买不到的便宜还实用的物品,吸引婶子大娘的注意;卖发卡花皮筋錾老糖的朱侉子,爆米花吹糖人的老张头特受我们小孩的追捧。
    那时候看戏,很着急戏里的唱腔,依依呀呀没个完。又没有字幕,就是有字幕也不认识。一句简短的唱词,顿挫抑扬好几遍,断了还含在口中嘤嘤呀呀,让年幼的我们没有耐心。
    长大了才知道,那戏就是淮海戏。是用我们地地道道的连云港话演唱的。它发端于古代巫神活动的海州拉魂腔,后由娱神发展为娱人,再发展为淮海地区喜闻乐见的戏剧形态,在连云港、灌云、淮安、沭阳等地长盛不衰。剧目大多来源于淮海地区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和真人真事。像《窦娥冤》、《皮秀英四告》、《催租》、《周发乾杀妻》等等,经过民间艺人的加工,承载着淮海地区从古至今多方面的历史、文化信息,符合农村实际,反映民众心声。无论文戏还是武戏,主题都大同小异。不是因果报应、风俗伦理,就是扶弱济贫、忠孝节义。像《窦娥冤》说的就是在连云港民间流传的孝妇窦娥(真名周青)蒙冤受屈,孝心感天动地的故事。汉东海孝妇祠就是现在的开发区朝阳镇娘娘庙的前身。还记得戏的开场,由一阵悲愤的唢呐拉开大幕。随着剧情展开,人们为窦娥的刚烈与孝顺而感动,为蔡婆婆的善良与糊涂而着急,为张驴父子的泼皮无赖、为山阳知县的草菅人命而愤慨。窦娥一声悲怆地呼号:“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把戏推向高潮。
    还有一部叫《催租》的戏,印象也很深。讲的是解放前地主家狗腿子张福来在外出催租的路上,遇到民女双姐,死乞白赖,不停调戏。双姐巧于周旋,斗智斗勇,百般捉弄。那丑角的唱念做打诙谐幽默,让人忍俊不禁。他鼻子抹一块白,脸上擦两圈红,嘴唇涂点得很鲜艳,一出场没等开腔,便逗得台下一片笑声。再摆出滑稽的姿势,用方言边唱边做鬼脸,台下的人更是笑得揉肚子。在演员演绎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中受到教育,娱乐身心。还有很多戏,已记不起具体的细节了。
有人说,京戏是雍容华贵的名门千金,昆剧是仪态万方的大家闺秀,越剧是多愁善感的林妹妹,我说,淮海戏就是明眸善睐的乡野村姑,她率性、质朴,披着云台山清新的山风,裹着黄海潮腥咸的海韵,像漫山遍滩的映山红、海英菜一样,为港城人所喜爱。那一唱三叹、摇曳委婉的唱腔,那旦角的“扭”、生角的“手”、丑角的“走”,那手绢、那扇子、那唢呐、那锣鼓,都散发着淮海大地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醉人的泥土芳香,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移动客户端
扫描登录手机 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