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 铁 凝: 河之女

    我是来这里寻找山桃花的。二十年前一位老乡就告诉过我:“看山桃开花,那得等清明。”于是我记住了清明,脑子里常浮现着一个山桃的世界。那是一山的火吧,一山的粉红吧?   谁知我已耽误了十九个清明。十九个清明虽然都有被耽误的理由,然而每逢这天,我都坐...2015-10-24 23:48

    查看全文»
  • 张抗抗:云和梯田

    来源:人民日报 传说中“中国最美的云和梯田”,隐匿于浙西南括苍山脉雾气迷蒙的群峰深处,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倏然甩出一角空地。人在山腰,朝山下的开阔谷地望去,错落有致的梯级田畔,覆盖了周围山坡,似一个硕大的环状天池,嵌于青葱滴翠的崇山峻岭之...2015-10-23 22:39

    查看全文»
  • 范曾:风从哪里来

    风在哪里?在天边的云丝雾影,在陌上的柳絮蒿蓬;在春天偃伏的碧草,在秋天飘零的丹枫;在高樯的一叶帆,在骥尾的千条线;在寺院的幛幡,在心头的旗旌。风在哪里?禅家告诉你,看,如云离月;道家告诉你,听,爽籁在天。宋玉说,在青苹之末,在腐馀之灰。苏东坡说,在木叶尽脱的树梢,在明月徘徊的...2015-10-23 00:16

    查看全文»
  • 王巨才:芦草之思

    来源:光明日报 那时秋风渐紧,霜叶飞红,忽然就想起了家乡的芦草。 芦草,即芦苇,亦称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诗词中经常提到,足见在骚人墨客心目间,它也算一道颇堪赏读的风景。镜头里、画面上、诗词文章中,只要有了那么几束临风摇曳的花穗,立...2015-10-21 20:49

    查看全文»
  • 余秋雨:门孔

    一 直到今天,谢晋的小儿子阿四,还不知道“死亡”是什么。 大家觉得,这次该让他知道了。但是,不管怎么解释,他诚实的眼神告诉你,他还是不知道。 十几年前,同样弱智的阿三走了,阿四不知道这位小哥到哪里去了,爸爸对大家说,别给阿四解释死亡;...2015-10-20 14:17

    查看全文»
  • 聂延军:站在母亲遗像前……

    来源:北京晚报 2011年春节,是我生来第一次在北京过年。除夕夜的北京城鞭炮炸响,烟花四射,我却一直沉浸在那无尽的思念之中…… 母亲一生没出过远门。我曾对母亲说一定要接她到北京来看看,可现在,这个机会我却再也找不到了。 ...2015-10-19 18:55

    查看全文»
  • 张秀超:最后的背影

    父亲,在我尚没有真正踏上人生旅途的时候,离我而去,已经二十年了。 父亲走后的多年里,我在生活的海里沉浮飘荡,他不怎么入我的梦,昨日夜里,我忽然见到了他,他在山坡下的田地里,那地是一池子一池子的,种的是棒子,山药,还有大萝卜。父亲身穿青袄,坐在地头的榆树下,口...2015-10-18 17:29

    查看全文»
  • 宁新路:永不凋谢的玫瑰花

    来源:解放军报 两座山像两座笔架,摆在山间,似在等待文人放置豪笔。这造型是姐妹山,姐属一国,妹属一国。国界碑立在两座山头上,被人的意志分开了,但她们体相通,脉相连。那尽染山头的山茶花和木棉花,如披在姐妹山肩上的彩带,那随处可见的兰花草,是姐妹山裙摆的底色。这美丽的姐妹...2015-10-16 21:47

    查看全文»
  • 王剑冰:日照

    来源:人民日报 古人说条条江河归大海,大海是那般宏阔的胸怀。在这样的胸怀里升起一轮红日,该是什么样的景象?   现在我正走向海。我知道有一个叫做日照的地方,日照这两个字多么直白,又是多么神秘,日照香炉就会升起紫色的烟尘,那么日照大海会升起什么?我仰望着...2015-10-15 22:21

    查看全文»
  • 凸凹:乡愁的模样

    2015年10月05日 人民日报 故乡眼   回望故乡,它的存在,依托于几个老物件:一口古井、一盘石碾、一棵老柳树和老柳树身上悬挂的钟。   这些故乡的标志,对故乡人来说,那时与今天,所蕴含的意义有大不同。因为不同,所以故乡永在。   那口古井,是村里的唯一水源,因为年代久远,村里的...2015-10-14 18:51

    查看全文»
  • 彭学明:阳光

    越过黑暗的脊梁,阳光嘟噜一下钻了出来。花花绿绿的阳光,新鲜而温和地悬挂和翻晒在城市的门楼、乡间的院落,翻晒在田野边一排歪歪扭扭的竹篱笆上,目光、嘴唇,还有一根热烈烈的心肠子,都移动三寸金莲,笑靥抿抿。阳光是播撒情种的老手,只那么轻轻的几动几洒,整个大地就暖烘烘的怀孕临产了。草...2015-10-13 01:50

    查看全文»
  • 何建明:高考——中国人永远不舍的苦恋

    这是一件让中国人疯狂了几十年的事!然而大家似乎仍然没有清醒,仍然在疯狂地鞭赶着后代……   时间过得真的远远超越了我们的想象,生命无法牵住岁月逝去的速度。15年前,我的这部《中国高考报告》曾经轰动一时,且持续热闹了很久,之后连连再版...2015-10-13 01:15

    查看全文»
  • 金石开:”淮河大桥“记事

    “有钱难买息县坡,一半米饭一半馍”说的是我的老家。是不是有点“家乡美”的意思?事实上,虽然这句话的道理不错,但字面背后的“丰衣足食”景象却与儿时的记忆相离甚远。我们村在淮河南岸十多公里处,有山有水,水田和耕地的面积差不多,家家...2015-10-13 01:00

    查看全文»
  • 汪曾祺:铁凝印象

    “我对给他人写印象记一直持谨慎态度,我以为真正理解一个人是困难的:通过一篇短文便对一个人下结论则更显得滑稽。”铁凝说得很对。我接受了让我写铁凝的任务,但是到快交卷的时候,想了想,我其实并不了解铁凝。也没有更多的时间温习一下一些印象的片段,考虑考...2015-10-13 00:41

    查看全文»
  • 周维先:伤别

    父亲去了。去得太早。去得太苦。他躺在那里,微睁着双眼。他还在等我。那眼神仿佛在问,老三为什么还没回来? 爸,我回来了。 话没出口,我已泪流满面。 我抬起他的上身。天哪,他竟然轻得像一片落叶,一支羽毛。我不敢相信,这是他吗?是那个辛亥革命烽火中冲锋陷阵的他吗?是那个横刀跃马雄姿英发的他吗...2015-10-11 16:56

    查看全文»
当前18/20 页|共291条记录
移动客户端
扫描登录手机 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