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 应 帆(美国):偶尔京剧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9月26日 第08 版) 中国国家京剧团来纽约演出,托朋友的福,得了两张位置颇好且免费的票。我先游说了太座半日,说动她愿意同行;又恳求了岳母大人周末像平常一样代看孩子,再安慰了喋喋不休要和我们同行的两个小子,我...2015-10-08 10:25

    查看全文»
  • 裘山山:在书店遇见最美的自己

    很早的时候,只有一种书店,就是国营新华书店。差不多每个城市,包括那些偏远的边疆小城,都会在最繁华的市中心,立一家新华书店,它和百货公司,人民公园,人民医院,邮局等,构成一个城市的心脏。记得当兵的时候,下到连队后的第一次外出,就先去找新华书店,找到了心里才踏实。其实那个时候,是...2015-10-07 23:33

    查看全文»
  • 王剑冰:荔江之浦

    《 人民日报 》( 2015年05月20日 24 版) 一   拉开窗帘的时候,竟然看到了一幅画。一江碧水蜿蜒过眼,水之上是跌宕起伏的山,那山一直到目力不及才稍显收敛。那些硬朗的、柔美的起伏充满了神迷与梦幻,由其体现出来的情致与动感又让人不无美妙的遐想。   南...2015-10-07 23:13

    查看全文»
  • 张胜友:父亲

    丙戌岁元宵节,父亲安详地走了,在他老人家85岁高龄时节。   印象中,父亲是那么的年轻、潇洒且风流倜傥。其时,全家人随父亲住在永定县湖雷三中。每年新春闹完元宵花灯后,欢喜雀跃的我们兄弟俩便随父母从老家高陂镇北山村步行前去坎市镇码头。途经高陂桥时,父亲便会绘声绘色地向我们讲...2015-10-07 22:46

    查看全文»
  • 何建明:我在部队的十个“第一”

    接到《解放军故事会》主编丁晓平写些“部队的故事”约稿,一回想:我的军人生涯距今正好40年。 呵,岁月如此匆匆...... 在当代作家中,跟我一样有军队经历的不算少。有军队经历的作家,跟其他作家不太一样:我们既注重个性的局部,也更多关注时代;我们既注重情感,...2015-10-07 23:01

    查看全文»
  • 张胜友:客家,华夏文明的守护者 百转岁月 万里江山(观天下)

    《 人民日报 》( 2015年09月24日 24 版) 客家是古代中原南迁、聚居闽粤赣的汉族民系。 客家人自诩为汉族正宗,客家话是古代汉语的活化石,传承了中华古老的汉文化。 客家人的故事始自千年以前,客家文化在一代代客家人的万里迁徙中,孕育、扎根、绵延、...2015-10-07 20:49

    查看全文»
  • 韩美林:我是一个兵

    五十年前我还是个十三岁的孩子,那时的孩子与今不同,不懂什么是肯德基、麦当劳,一心装着“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穷人已经翻了身,这共和国就是我们穷人的”、“共产主义就是各取所需,要面包有面包,要粽子有粽子…&helli...2015-10-06 10:41

    查看全文»
  • 叶延滨:前世是鸟

    自从不再守着一间办公室、朝九晚五地熬日子,这几年出行的时间就多了。为了出行方便,手机上安了一个航旅软件,方便查讯航班信息。用了一年多,软件上居然跳出一行字:你就是为飞行而生。自由大概以各种方式存在。不守着一张办公桌,自己安排自己的日子,对习惯“被安排”...2015-09-30 14:47

    查看全文»
  • 彭丽媛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教育第一,促进可持续发展”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

    尊敬的博科娃总干事,女士们、先生们,我非常高兴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之际,出席这一教育高级别会议。我非常关注教育,我的父亲生长在中国的一个小山村,那个时候许多农民都不识字,当时我的父亲是村夜校校长,专门帮助扫盲,在他的帮助下,许多人第一次写出了自己的名字,第一次看懂了报纸和书刊...2015-09-28 14:14

    查看全文»
  • 毕飞宇:写满字的空间(外两篇)

    我 的小学就读于一所乡村学校,而我的家就安置在那所学校里头。学校有一块操场,还有三面用土基围成的围墙。一到寒假和暑假,那块操场和三面围墙就成了我的私 人笔记本了。我的手上整天拿着一只粗大的铁钉,那就是我的笔,我用这支笔把能写字的地方全写满了。有一次,我用一把大铁锹把我父亲的名字写在了...2015-09-03 21:15

    查看全文»
  • 苏沧桑:德清是一个人

    二十多年前的盛夏,我和几个朋友在浙江北部德清莫干山顶一幢很破旧的别墅里,点着蜡烛,听着大雨捶打竹林的声音,一起度过了我二十岁的生日。天蒙蒙亮,我们搭了一辆拖拉机,从山顶呼啸而下。年轻的脸,很长的黑发,在呼啸声中与绿色的风剧烈摩擦,如同我们的内心,准备与这个世界来一场快意恩仇,...2015-08-01 16:55

    查看全文»
  • 许可:启功先生的文化品格

    一九九三年,本文作者拜会启功 2015年6月30日,是启功先生逝世10周年纪念日。十年来,我对先生的思念未尝稍减。在启功先生生命的最后十几年中,我有幸长期与他亲密接触,深刻地感受到了先生人格的伟大。先生高尚的品德,时时感动着我,教育着我,熏...2015-07-12 08:34

    查看全文»
  • 李克强:在中国——拉丁美洲人文交流研讨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桑托斯总统阁下,各位作家、艺术家朋友: 很高兴与桑托斯总统共同出席中国-拉丁美洲人文交流研讨会,并同中哥两国有杰出成就的文学艺术家见面。我认真听了双方代表的精彩发言,很多都闪烁着思想和智慧的火花,让人印象深刻。 今年适逢中哥建交35周年。昨天,我和桑托斯总统共同见证了一批中哥...2015-06-30 09:26

    查看全文»
  • 回良玉:我所认知的水乡情韵(全文)

    我是一个地道的北方人,有幸在素称水乡的江苏工作过。那段时间虽然算不得长,但确实是我人生中难忘的一段岁月,是我事业中宝贵的一段经历。生活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凝聚的情感,往往不能简单地用时间长短来衡量。江苏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在这方热土上,我接触了许多豁人耳目、沁...2015-06-11 11:22

    查看全文»
  • 德国经典散文精选

    《青春》 塞缪尔·乌尔曼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一种心态;不是玫瑰般的脸庞,红润的嘴唇和敏捷的双腿,而是坚韧的意志,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无穷的激情;青春是生命深处的一股清泉。 青春意味着勇气多于怯懦,青春意味着喜欢冒险而讨厌安逸。拥有此种品质的人之中,六十岁的老人往往...2015-06-20 20:19

    查看全文»
当前19/20 页|共291条记录
移动客户端
扫描登录手机 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