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吴建国:吴江的书卷气

2015-11-12 22:05:05      来源:      人气:7864


    一个人拥有书卷之气,就会变得宁静理智,会有澹泊之守,会变得“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座城市具有书卷之气,就会变得从容开放,会有镇定之操,就一定会变得“幸福宜居品可嘉”。
 
    吴江就是一座具有浓郁书卷之气的城市,书香迷人,让人沉醉,让人怀想。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第一次到吴江出差,在入住的松陵饭店房间里看到一幅国画和书法作品,晋代张翰《秋风歌》:“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吴江的朋友解释说,这个张翰真是可爱得很,当年秋风一起,他想吃家乡的鲈鱼宁可辞官回家。这样的“洒脱”何止是今天流行的“任性”所能表述和概括。我当时的感慨是,这是一种浓郁的“书生意气”,但这又岂止是一种书生意气呢!
 
    接下来近二十年的时间,由于工作之便,我多次到过吴江,穿行于乡村,流连于古镇,徜徉在松陵,每一次对她的阅读,都有一种迷失在她浓郁的书卷气里不能自拔的感觉。
 
    吴江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自春秋起至明清的二千多年间,涌现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属吴江籍或长期生活在吴江的历史人物有140多名,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春秋时期的范蠡,西汉词赋家严忌、严助父子,西晋文学家张翰,南朝梁陈间文学训诂学家、画家顾野王,唐代文学家陆龟蒙,宋代进士谢景初、谢涛,明代诗文家史鉴、沈颢、园林建筑师计成,清代天文学家王锡阐、文学家吴兆骞、词曲家徐曦、医学家徐大椿等。到了近现代,又诞育了辛亥革命风云人物陈去病,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诗人柳亚子,革命烈士张应春,国学大师金松岑,文学家范烟桥,爱国将领张曜,国际大法官倪征燠,社会学家费孝通,哲学家汝信,原财政部长项怀诚,武警政委许耀元上将以及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程开甲等一大批杰出人物。
 
    古往今来,吴江之所以声名远播,在于她人文荟萃,也在于地杰人灵,在于她城富秀美之貌,镇多俏丽之姿,同里、黎里、震泽、松陵、平望,古镇金镶玉嵌,汇聚吴越文化之精华;就在于天光锦绣百湖,水色星涌平原,东太湖、汾湖、莺脰湖、盛湖、蠡泽湖,湖泊星罗棋布,凝聚了江南水乡之灵气。
 
    诗人情结,钟爱吴江,书生情结,寄情吴江。我们仿佛看到千百年来,多少前贤名流,诗人墨客,流连吴江的身影,徜徉吴江的足迹,吴江的湖光塔影,松陵的小桥流水,太湖的烟波舟楫。流连垂虹桥影的张先,感叹吴江美丽与富饶的梅尧臣,沉醉垂虹风光的苏舜钦,“垂虹亭上三更月”时的陆游,“好卷垂虹千丈,只放冰壶一色”的辛弃疾,“曲终过尽松陵路”的姜夔,米芾书生意气时,赞誉“垂虹秋色满东南”还留下墨迹,而杨杰最懂怜惜古今的风月和诗人的情怀“古今风月归诗客,多少莼鲈属酒家”,王安石更是书生气,他甚至打算终老于吴江:“他时散发处,最爱垂虹亭”。还有领略垂虹风光惊叹非一状的秦观。
 
    在历史的长河中,日夜流淌的不止有吴江的水,更有那些书卷的芳香气息和文化的朴素记忆。每一行字句,每一个段落,都让我们唏嘘不已。一个个书生意气组成了这种书卷之气的具像。那位性格放纵不拘,号“江东步兵”的西晋文学家张翰,齐王执政,辟为大司马东曹掾,见祸乱方兴,他便以秋风起思家乡莼鲈为由辞官而归了。这种书生意气,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浓烈的思乡忧郁和刻骨的乡愁苦楚。
 
    柳亚子先生在家乡黎里古镇磨成诗胆剑气出发去创建南社,他在创办《新黎里》报的发刊词中写道:“治始于乡,哲人所乐道。黎里虽偏小……然声名文物,亦自有其数百年之历……人人尽其心力,以供(贡)献于一乡,亦国民之天职……”这何止是书生意气,这是书生宣言,书生豪气!
 
    费孝通先生从江村开题、出发,扩展开去,乡土中国研究、乡村工业研究、小城镇研究、区域协作发展、多元一体到文化自觉,70年如一日,从实求知,行行重行行,“脚踏实地、胸怀全局、志在富民、皓首不移”。先后26次访问江村,这种书生意气,是一种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乡土情怀!
 
    水土滋养,文化浸润,造就了吴江人厚道淳朴、开放包容的品格。
 
    今天的吴江人,把这种书生气和书卷气提升为一种文化的气度跟文化的自觉,他们把同里古镇、费孝通、南社、垂虹桥、绸都盛泽、中国太湖美食之乡、昆曲“吴江派”、苏州湾、太湖大学堂、莼鲈之思列为自己的十大文化名片。别的城市招商都在找大财团,而吴江人却邀请来国学大师南怀瑾,开办起了太湖国学讲坛,为这座城市注入浓浓的书卷气。
 
    具有书卷气的城市不会喧嚣浮华,它要给市民的灵魂寻找诗意的栖息之所。在城镇化进程中,很多地方都在大建高楼广厦,攀比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繁华。而他们却注重文化建设,兴建了一大批公共文化设施,剧院、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博物馆、音乐厅,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着力推进文化的便利化和均等化。强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让广大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等不再是问题。
 
    如果说吴江的同里、黎里、震泽这些水乡古镇就像一册册线装诗书,那些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园林深宅、水阁曲巷、廊棚画舫、翘檐蠡窗、青石路油纸伞,就像一首首押韵的诗句,任何时候翻开她,都会水汽氤氲,诗意盎然,让人们品读她儒雅的古典美。
 
    那么,吴江的丝绸,就是一轴锦绣画卷,让我们欣赏到她的柔软与美丽。一湖天堂水,千载吴江丝。蚕桑丝绸,是吴江历史书页中的华丽段落,是吴江春秋的精彩章回,是吴江发展的光荣篇章。在不绝如缕的历史绵延中,她也是一曲最浪漫的田园诗篇。
 
    如果说古镇、丝绸是吴江线装的部分,那太湖新城则是一卷精美的现代画册。我们从中可以读到历史的传承,文化的气质,生态的优美,太湖的壮阔。
 
    这里是水之天堂,运河、吴淞江、太湖,以及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簇拥着她。水是鲈乡的灵魂,她如母亲般哺育呵护着这片神奇的土地,使她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充满着水乡的灵性和江南的柔美。历史上,吴江城市是沿着京杭大运河衍生,与太湖日益临近,但是“近湖”却一直不“见湖”。意气风发的吴江人,要做一个“拥抱太湖”的梦想,于是,美丽“苏州湾”、“东太湖百里风光带”建设如火如荼,他们把“生态化”和“绿色化”放在太湖新城建设的首位,坚持生态优先、生态建设、生态发展,让东太湖综合整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得益彰,不断提升太湖新城的城市品位和生态品质,让市民尽情去“拥抱太湖”、亲近自然。
 
    如今的鲈乡大地,“人文吴江”彰显鲈乡绵长脉络,“水韵吴江”展现百湖秀丽神韵。同里古镇、震泽古镇、垂虹桥、退思园都被列入国家著名旅游景区,退思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鲈乡的每一座古镇,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每一块桑田,每一处遗迹,都构成吴江的精神与灵魂,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久远记忆。她就像一部部史书,记录着鲈乡大地的一个个沧桑岁月、变化历程。这种书卷之气,传递给我们惆怅和忧伤,也给我们注入信心和鼓舞,她缠绕着我们的心灵,直到恒远。
 
    吴江,就像一部打开的历史巨著,我们可以从它的书卷之气中读出她的文化气质和抱负。我更愿意和无数的鲈乡人一样,做一缕清风,为吴江这部书卷翻启“千年水天堂,人间新吴江”新的一页,去品味莼鲈之思的无限浪漫乡愁。
移动客户端
扫描登录手机 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