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打捞历史 记忆故宫 —— 长篇纪实文学“故宫三部曲”首发式在北京举行

2015-10-22 23:14:09      来源:      人气:2750

    在故宫博物院成立九十周年之际,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故宫三部曲”——《变局》《承载》《守望》于2015年10月22日在故宫宝蕴楼举行新书发布会和作品座谈会。全国政协前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何建明;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谭跃;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中国金融文联名誉主席唐双宁;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原总裁聂震宁;解放军艺术学院军事文学教研室主任邢军纪;中央新影集团总裁、董事长金越,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光明日报》评论部主任蔡闯;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平;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办公室主任曹剑;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出版部主任刘祚臣;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应红;故宫博物院元勋吴瀛之孙、著名画家吴欢;《小说选刊》副主编、著名文艺评论家王干;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周斌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座谈会。
    “故宫三部曲”可谓首部文学版的“故宫通史”,分为《变局》《承载》《守望》。作者章剑华用近百万字和404幅罕见的珍贵照片,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故宫近百年的动荡历史。有关故宫的历史,虽然有许多当事人在几十年中写了一些回忆录和文章,但几乎都是零星的、片断式的追忆,缺乏全面的、详尽的记述。长篇纪实文学“故宫三部曲”首次全景式地呈现了故宫的前世与今生。
    “三部曲”中,《变局》以辛亥革命为起点记载北京紫禁城由明清两代皇宫变为故宫博物院的全过程。从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轰然倒塌,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被赶出内廷;从《清室优待条件》的废除到故宫博物院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社会的大变局,预示着一个新时代、新社会的开启。《承载》以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为起点,记载故宫博物院在“九一八事变”后,实施“国宝南迁”的这段鲜为人知的悲壮历史。以马衡、易培基等为首的一批中国优秀知识分子,抱着“文化之根在,中国不会亡”的信念,在另一个战场上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没有硝烟的“文化抗日战争”。《守望》以新中国成立为起点,记载两岸分离以后形成“一宫两院”的发展过程与现状。一桩桩往事、一件件国宝、一缕缕乡愁,见证着中华民族同宗同祖、故宫文物同根同源、两岸文化一脉相承,昭示出故宫国宝聚首合璧、两个故宫交流合作的美好愿景。
    书写故宫近百年的通史是颇具有挑战性的。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拥有大量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又谙熟中国的传统文化,且能通过众多鲜活的历史细节让动荡不安的历史变得跌宕而丰富。比如作为三希之首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溥仪在当天被赶出皇宫时竟然悄悄将之卷入行李中,后被查出。再后来,张作霖向首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索要此帖,院长灵机一动,推说这件书法锁在保险柜里,而保险柜的三把钥匙分别由冯玉祥等三人持有,因此无法打开。没想到十几个小时后,张作霖就被炸死了,宝帖差点成了随葬品。类似的细节在“故宫三部曲”中可谓是比比皆是。同时,阅读“故宫三部曲”,也是一场书画的启蒙之旅,作为书法家的章剑华不仅讲述了故宫中书画的传奇经历,还有着精彩深入的解读,对读者来说,会有更多意外的收获。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作品座谈会上给予“故宫三部曲”很高的评价。他指出,“故宫三部曲”用文学的笔触,描述了故宫博物院90年来的风雨历程和沧桑巨变,史料翔实,挖掘深刻,结构庞大,叙事生动,是一部非常难得的文学性“故宫通史”,对于记录和传播故宫历史,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应红在首发式暨新闻发布会上说,章剑华先生创作的“故宫三部曲”具有很强的纪实性、文学性和可读性,既有一定史料价值,也有较好的文学欣赏价值,并相信“故宫三部曲”的出版发行,一定能在文博界、文学界以及社会上产生积极的反响和良好效果。


    作者章剑华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江苏广电总台台长,江苏省文化厅厅长、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现任江苏省文联主席。他在发言中详细回顾了创作的经过:2003年,我调任江苏省文化厅厅长,由于工作上原因,我有机会多次来到位于南京朝天宫的南京博物馆地下文物仓库,看到存放在那里的北京故宫的部分南迁文物。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并对故宫文物在抗战中辗转外迁的历史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之后搜集了大量有关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向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院长请教,采访当年参与故宫文物外迁的老人,与老一辈的故宫人的后代进行交流;几次走访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以及当年故宫文物外迁的部分路线和贮存地。在此基础上,我着手写作,并在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的时候,即2010年,我完成了长篇纪实文学《承载》的写作,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承载》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和广泛好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发表评论文章,《解放日报》《中国青年报》《扬子晚报》等7家报纸予以连载,中央电视台《读书》栏目为《承载》做了七档专题节目。台湾世界书局购买版权,在台湾出版了繁体字版,台湾多家媒体连载或发表新闻和书评,台湾诚品书店为《承载》设有专柜。这是对我的极大鼓励,使我产生了新的写作冲动。我在写作《承载》的过程中,除了对故宫文物在抗战期间外迁这一事件有了全面的了解外,对这一事件的前后历史也有所掌握,即皇宫是怎样变成故宫的?“一宫”是怎样变成“两院”的?于是,我决定写一部“故宫通史”,从故宫博物馆的成立一直写到现在。终于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成立90周年之际完成了近百万字的“故宫三部曲”。
    章剑华在发言中介绍说,本书虽然是采取纪实文学的笔法,但尽量依据真实的史料,力图做到主要事实、主要情节、主要人物的真实性。当然,书中有一些还原、想象和虚构的内容,但这些都是建立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属于纪实文学允许的范围之内。章剑华最后表示,将再用10年时间,精心研究,精心修改,到北京故宫博物院成立100周年时,修订再版“故宫三部曲”,力争有所完善、有所充实、有所突破,使之成为一部高质量的文学版“故宫通史”和“故宫观止”。



    “故宫三部曲”以纪实文学的方式打捞出故宫近百年的历史,在真实的基础上还原并复活了这段历史,记录了故宫的人物和文物。当然,不仅记忆了故宫,更丰富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史和文化史,为民族的文化建设和传承贡献了独特的力量。


 
移动客户端
扫描登录手机 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