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郭玉琴:范金华散文印象

2015/10/14 21:28:59      来源:      人气:2925
    在我邻近的城市里有这么一位勤奋刻苦、敬畏文字、真诚笃定行走在写作路上的文友。他因为自幼酷爱上文学而痴迷执着至今,在文字里像农民踏实耕耘土地一样,一耕就是笃定行走了三十载春秋。苦心人,天不负,这句话应验在范金华老师身上,30年的努力终于让他现在走进了中国作协的队伍,文学的成果也终于挂满他生命的枝头,在他正值如秋中年里。

  已经出版了《笑看春风》《城市的夜色》等三部散文集的范金华,我现在读到他的已经是2010年中国文联出版的第四本散文选集《范金华散文选》了,从阅读的兴趣上说,范老师的文风并非我倾心的那一种,但是我长久以来已经习惯了阅读任何一种风格的文字,从评论者的角度我也是向来主张不能以个人喜好而臆断的,而要站在文学价值的角度而客观评价。就范金华老师的写作结构模式而言,是属于传统性的写作与先锋文学不沾边,他的一些语言风格很像师承朱自清的文风,清新自然,稳妥入心,这可从他的散文《一地梦境》《城市的夜色》等篇章里体现出来。

  范金华老师的文章大多是他在生活中俯拾而来的心灵琐屑感悟,而这些感悟里种种影像又大多是在他匆忙的脚步里留下的,如果说人生是一场看不够的风景的话,那么范金华在风景里剪辑真善美、假丑恶的世间百态时,始终是流露着未能尽兴的遗憾的。这种遗憾在他的游记里表现得最明显,如《路过沧州》《逝去的秋水》《孤山不孤》等文。对于经常出差的他,走遍天涯海角,写游记几乎成了他的强项,然这是我的想象,他除了能写出信手拈来的融惯古今中外文化底蕴的厚重游记外,家长里短、市井人生也能写出一番人情况味来。无论是《老家的年味》《漫天飘雪》的晚上体现出来的人情世貌,民生沧桑变迁,还是《梦中的父亲》《母亲的菜园子》抒发出的亲情依依,都能叫人觉得读者和作者之间有了一场温暖的相遇。

  黄金有价情义无价,范金华老师的文字流淌出的情感是溪水般清澈的,在我读《不思量,自难忘——在中山植物园的日子里》一文,深深的为他笔下所叙述的一段友情面对离别时而伤感落泪的场景感动。情到深处是无言,面对亲情友情,一个人的情感是容易坦然肆意地接受的,然而面对爱情,范金华老师“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藏在心底几乎节制得叫人心疼,应了纳兰容若的那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忘不掉的春天》写的是花瓣一样美好的女子与作者的一场邂逅,在一个偶然的机缘里,但是人生不是舞台,谁和谁也不是戏子的命运,能彩排出自己的人生,所以一些人一些爱一些莫名美好的情愫注定是要像种子一样悄然回归到泥土中去的。

  生于斯长于斯,宿迁是范金华的根,他对宿迁的风土人情,美食文化,着墨都是饱含深情的,一些《感受宿迁》《城市的小溪》《猫狗清蹲》文章反映出他在文学追求上是以本土文化为主要方向的,而通过这些本土文化我看到的是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对当代乡土文化的遗失所产生的隐忧,体现的是他一个文人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担当。比起纸醉金迷的人,他的情怀叫我肃然起敬。
移动客户端
扫描登录手机 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