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天: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读张国良《海州湾的黎明》有感
2015-10-03 22:24:29 来源: 人气:3080
读一篇优美的散文,就是和一颗至纯至美的心灵晤谈。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开阔文学视野,提高审美意识,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让我们在文字中体会恬静与安然,找到生命的活力。张国良散文集《海州湾的黎明》也不例外,全书共收录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50多篇精美散文,既有令人动容的亲情描述,又有充满哲思的生命思考;既有启迪人生的奋进之作,又有震撼心灵的生花妙笔,可以说每一篇都凝聚了作者内心世界的点滴情怀。
作者是位著名企业家,可多年的商场沉浮,并未让他的文字染上丝毫“俗”气,反而有着一种千帆过尽,独守心香的纯真淡然。张国良的散文中,没有假话、空话和套话。朴实的语言,干净的文字,不铺陈,不堆砌,却言之有物,文情并茂,情景交融。他写自己的奋斗历程、写他的创业体会、写他的人生感情,抒写他的亲情、乡情、心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生活气息和大爱气息,流露着他热爱生活,对家乡对故土深厚的眷恋,并有着自己独具的价值判断和思想感悟,这几种情感的交融使得他的散文的情感结构呈现出多层次的立体空间,也使得他的散文在一种简单的叙述里,呈现出独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平实的笔触中,流露着作者深深地思考和浓浓的情感,绘就出了一部充满真情实感的书、一部难得一读的书、一部越读越长的书。
张国良的散文似涓涓的泉水,流淌着作者心底的真情。作者有感而发,以情感人,自然潇洒,不拘陈规。心之所想,墨之所趋,朴素自然。不是捏着鼻子、拧着脖子去空泛地抒情。在他的文章里看不到矫揉造作,没有无病的呻吟。读他的散文突出地感到作者感情抒发得自然,语言提炼运用得自然,事物阐发得自然。朴朴实实,真真切切,有着清新健康向上的情调。如《青竹梦远》一文从儿子对母亲的孝心发笔,慢慢地揉进去对故土的眷恋,对居家生活的热爱,结尾处笔锋一转,将那一方生机勃勃的青竹升华为对未来对梦想的期盼和信心,所有情感的融合自自然然,颇有水到渠成的感觉。《军人的情怀》一文中“写的是作者创业的缩影,有家才有国,有国才有家。让创业者感知了国的伟大与温暖,让国家感知了创业的可亲与可敬。为祖国的明天创业者肩并肩手挽手,尽显英雄本色”《大学往事》讲述了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的情感波澜,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断裂让青春岁月变得无比残酷,读着这样的文章让我不由想起了当年轰动一时的路遥的小说《人生》,小说的结尾男主人公回归了“黄土地”,而现实生活却没有那么多的美好修饰,正如张国良在文中写到的,“到了第四学年,全国所有院校的那一届学生掀起了一股退婚潮,男同学退,女同学退,有的班上几乎都退光了。”这样的事情在今天可能无所谓,然而在那个年代需要背负多大的骂名呀,社会的,舆论的,更多的其实来自于那一代大学生自己内心深处的负疚。作者身临其时,感触更深,所以从他的文字透露出的那种悲悯虽平淡至极,却让人心碎。《海州湾的黎明》是张国良对事业转折时期的一段文字描述,用文学的语言记录了新一代民营企业家创业期间的艰辛与执着,让我们藉此了解到所有成功背后的努力,也从这样一批踏踏实实的企业家身上看到了中国经济腾飞的希望。作者以敏锐丰富的视点感悟着他笔下充满生命召唤和深度精神理性特质的审美的触角,感情真挚发于内心,从而才能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从散文中感悟人生,从文字中感受经典!
真情是散文的灵魂,直抒胸意,把真情实感捧给读者构成了张国良散文浓烈的人文背景,尤其是他散文骨子里的那种壮美大气是当代文学的稀有金属,不是一般人可以仿效的,这也应该和他久经商场磨练有关。《海州湾的黎明》写出了作者特有的直觉和方式,表达了作者生活和生命中随时能感受到却无法表现的真实情感,作者以激情与柔情并存的笔端,在有限的篇幅里,浓缩了无限的情感,激发读者懂亲情,重感情,做一个心地善良、懂得感恩的人。
纵观全书,语言精准,文字优美。所抒发的感怀,情真意切,朴素自然;所涉猎的内容,文化赋值厚重,达情达意,不拘于章法;所论述的观念洗练精粹,哲思性强。读本书总会给人一种境界,一种灵悟,一种追求,一种激动。张国良是个有责任感的人,创作认真,他的每篇散文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推敲,不为浮华而扰,深思善悟。读他的散文可以感觉到他的胸襟很宽,眼界很宽,思路很宽,知识面很宽。每一篇都透析着他对人生、对社会、对历史的独到审视与感悟。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