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向云驹:大情大爱写中华——评回良玉散文随笔集《七情集》

2015-07-31 08:47:13      来源:      人气:2496
   
 
       统观回良玉同志的七篇深情之作,我以为作者实质上从三个方面抒发了自己对生长生活生命的三种大感情,即大地情怀、祖国情思、人文情理。

  
   作者用大散文的叙述,对自己曾经生长工作过的吉林、江苏、安徽三个地域或省份进行了深情回望和深刻描写。其笔触深深扎入这些土地的根基,思绪直抵土地上人们的心灵和灵魂,情感通天达地贯彻肺腑。
   作者在农村生长,深受乡土滋养;作者在这里成长为农村工作干部,深知民心民情民生;作者在这里成长为农业专家,深悟这块土地的神奇和苦难。这种感悟和感情,既来自于大自然的启示,也来自于对家乡人民深情厚谊的感念。“粮食”二字是这篇散文的诗眼和神韵。“不知道什么时候,宝贵的‘粮’字成为家乡的一个符号和印记。”作者把吉林从缺粮之地变成天下粮仓的历程写得荡气回 肠、感天动地。他写了这里的粮食贡献:“如果把吉林为国家提供的商品粮装满火车皮连接起来,可以围着地球赤道绕两圈多。”他写了这里的人民对粮食的感情。他写了农技员和田把式对庄稼的精心。他写农村干部重农抓粮:“说起种地头头是道”,“把农业抓住、把地种好,可以说这在家乡已是一种‘干部文化’。”与此同时,他也提出严峻的现实问题:“我也一直为粮食大县是财政穷县而忧心和思虑。”民以食为天,地以粮为本,国以农为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为国家粮食生产 作出巨大贡献的农民却并不能富裕起来,这是一个严重的悖论。作者提出这个问题,表明党和国家也在思考和研究这个问题。作者由此叙述了国家和政府为此采取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力图破解这道难题,并且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从家乡、土地、粮食,到国家三农政策,作者以点带面、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不矫情、不修饰、不回避,既有希望,也有困难;既有信心,也有挑战;既有光明,也有艰难。如此通透而彻底的土地叙事和述怀是难能可贵的。
  如果说《我的家乡情结》是北方人写北地事,那么,《我所认知的山水情韵》(http://www.jsssww.com/NewsDetails.aspx?NewID=735)就是一篇北方人对南方风物水土的深刻印象。回良玉同志虽然一开篇就说:“我是一个地道的北方人。”但是他的叙事抒怀不仅仅是一般的北人南悟,而是一种长时段的观察与思考。江苏省情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江苏文化的鲜明特色是什么,江苏人的显著特质是什么?作者的核心结论是一个“水”字。作者对这个认知注入了情感的色彩,水乡、江山、湖泊、水田、水城、桥梁、津渡、码头、鱼米、水产,辖江临海、扼淮控湖,京杭运河、沧海桑田、江南江北、治水水利,“东方威尼斯”、小桥流水人家、“胸中有丘壑”的园林、“米点山水”的酬唱、“苏湖熟天下足”的变迁、“衣被天下”的织造府、“水磨腔”般的千古风流文章,作者娓娓道来。借助写水的性格、性情、性质,作者写出了江苏人如水一般的集水百 德、汇水百美的精神气质。作者运用赋、比、兴的修辞,状写“上善若水”的真谛,描摹水的“七善”、“五德”,揭示水为寒冰、流水、蒸汽的“三态”。从现象到本质,从表象到哲理,从情态到思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象到意,由形至道。写透了水性,也就写深了人性。
  《我的黄山情怀》围绕黄山的自然美、徽州的文化美、黄山人的传承美,把自然的黄山之美置于徽州的文化背景、人文地理、历史精神之中,融自然美、 社会美、艺术美为一炉,在一种整体的地域观、文化传统、人文地理环境中展示、描写、启示真善美的本质。作者既描写黄山迎客松,更把浓墨重彩倾泻给团结松, 极力颂扬后者象征的精神。作者写黄山的文化摇篮徽文化,也写得奇崛新颖。既写了徽州的古今传奇,还写了徽派建筑的奇绝奇美。作者不仅事无巨细地观察到徽州 文化丰富的细节,他也发现了其中最深奥的精神密码。他指出徽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和合”二字。和合贯通徽文化,也来自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的一脉相传。 徽州的“和合”文化与中华文化传统不谋而合,“并且有别具一格、别具智慧的演绎,可谓概括了天、地、人之大道”。对“和合”文化的体悟与揭示,是作者状写 徽州文化的深描之笔。
  三篇关于大地的书写,作者贡献了自己对这些地方最深刻的领悟和最动情的意绪,“粮”、“水”、“和合”是三地自然、地理、人文的精灵,也是作者本人大地情怀、人文发现和精神追求的呈现。

  
  作者在一个更加广阔的高度和层面叙述、表达的祖国情思,极大地开拓了读者的见识,也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责任意识、使命担当意识,传达了作者对人民的热爱、尊崇和自己的公仆意识。
  《我的残疾人情感》写了可歌可泣的残疾人精神、可圈可点的残疾人事业、可亲可敬的残疾人工作者,从这三个角度浓缩了一部中国残疾人事业史,讴歌了其中众多伟岸但又鲜为人知的时代英雄。他不以健全人心态轻看残疾人群体和残疾人事业,也不以领导者的身份俯视弱势群体或者流露出高高在上的同情、悲悯。 他表达的是感激、是尊敬、是赞美和颂扬。作者在说人讲事中也深刻发掘了残疾人事业在衡量人类文明、社会进步、人道水平上的意义。没有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 善心大爱,就不可能捕捉到这些闪光的思想和精神。当然,作者也严肃地指出了我国残疾人事业面临的一系列困难、不足、挑战、问题。他大声呼吁要多听一听残疾 人的呼声,对残疾人、残疾人事业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作者的大情大爱渗透在字里行间。
  《我的“三农”情缘》与《我的家乡情结》一样,再一次大开大阖、大刀阔斧地把笔触伸向广袤的农村、壮阔的农业、伟岸的农民。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 的核心表达,农业是政首邦本,不了解中国的农民就无从识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回良玉同志生在农村、干在农村、成长在农村。长期从事“三农”工作,使他对“三农”一往情深。”作者把自己对农民的认识和理解在文中和盘托出,见心、见情、见智。他是一位深刻理解农民情感、欲求、性格、能量、智慧的人。作者还将自己独特的见闻告诉给读者:最困难的时候,农民舍己待人;大灾难的时候,农民抱有最坚定的信心;承受巨大市场风险,农民坚忍不拔,愈挫愈奋;进城务工打工,成为产业工人主体,从事着艰苦繁重的工作,没有享受平等待遇,农民任劳任怨,他们在骨子里有着牢固的国家观念。这是真正的理解,是知心、交心、通心而得的真知灼见。作者亲历了10年来中国农业的巨大进步和重大事件。作为一名长期分管农业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没有用这些伟大的历史进 步为自己、为国务院、为政府评功摆好。他总是强调“基层蕴藏着解决‘三农’问题的真知灼见”。作者的“三农”情缘表达,实际上为读者深刻解读了祖国的含义 和中国的国情。大国情中有大感情,大叙事中有大情怀。
  《我所体悟的民族情谊》是对中国国情的另一角度的解读、述说和抒怀。回良玉同志的这一篇章,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祖国多民族历史、命运、现状的新窗口,使我们看到了祖国新的气象和精神风貌。他以自己回族的身份,以自己的亲身感受,以自己10年的民族工作经历,款款深情地讲述了他所体悟到的民族情谊。
  作者从全球化大视野反观中国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从中国历史上民族团结的传统、民族文化交流交融成果的纵深层次把握现实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准 确地解读了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满怀激情地表达了自己的民族初心和民族情谊。“我心始终是民族心。”“我所体悟的民族情谊,也凝结着党和政府对各族群众的 关爱之情,对民族工作的关切之情,对民族地区发展的关注之情。”
  作者运用自己在国务院做民族工作10年期间学习民族知识、深入民族地区、接触民族群众的深切体会,描述了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和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作者从历史、疆域、经济、文化等方面细数民族友好交往的广度和深度。回良玉同志特别叙写了党和政府在解决民族问题上采取的措施和达到的成效。少小民族的发展问题,牵动着许多人的心,也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中国少数民族还存在贫困、特困民族地区有无数“桃花源”式的封闭、贫穷、落后的问题,作者对 此表示了锥心之痛。啃“硬骨头”式的扶贫攻坚战就此拉开序幕。这的确让我们体悟到党和国家的博大胸怀。于是,从草原到边疆,“三牧”(牧业牧区牧民)政策 实施,40多个边疆民族发展一一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兴边富民”行动实施。在重大自然灾害中及时为受灾的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救灾抢险,也是这几年民族工作 的一个突出特色。他对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及取得的救灾史上的奇迹和灾后重建史上的奇迹的赞颂,表现在无数生活的细节中;他对各民族守望相助、生死相依的深情厚谊的赞美,表现在无数感人的情节中。作者对我国民族关系的现实把握和战略思考也得到了新的升华。这种思考不仅阐释着党的民族工作的光辉思想理论,也向广大读者普及了当下我国民族关系最本质的核心价值和深远意义。
  从庞大的不容忽视的弱势群体中开掘他们强健的精神伟力,从无时不在的复杂艰巨的“三农”问题中透析土地、民生、家园的厚重,从不可或缺的少数民族的伟大历史、现实巨变、精神风骨中书写中华风采,这里有作者饱含大情大爱的家国情怀,也有中国国情的深刻揭橥,开启了一条独特的中国之思和精神旅程。

  
  用大地情怀和祖国情思写完以上六章后,作者又完成了最后的收章工作《我所感怀的人文情理》,以之为“七情”。古人云,七情六欲,人之本也,性之质也。然情有大小之分,欲有善恶之别。所以,辨析情、理、礼,分清情、爱、义,是谈情言爱、说欲讲理的大事。
  这是通“情”达“理”充满哲思的性情之作。作者在这里总结了自己此一系列写作的情缘、情绪、情怀,也把人世和人文情理本身上升到形而上的层次进行反思,开启又一段哲思之旅。其思想之灵动、思考之深切、思辨之机敏、思虑之忧深、思维之缜密、思忖之细腻、思理之宏阔、思索之深刻都达到了高远、高超、 高尚的境界,启人心智,开人心扉。


(向云驹,《中国艺术报》社长)
移动客户端
扫描登录手机 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