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冯大生:今年清明未回乡

2022-04-18 16:32:35      来源:泰州晚报      人气:1919


 

今年清明节,我在南京。像我这样未能回老家的游子,很多。

 

在微信里,看到不少熟人表达回不去的感受。在外地打工的表弟的朋友圈显示:“清明季,我是第8996247位,为天堂故亲,寄哀思,燃心香的人。”同事冯帅写道:“去年清明,母亲备好野生的荠菜和蒜,盼儿归。而今人世两茫茫了。于紫金山作《西江月·又清明》,遥寄哀思。”同时配照片一张,并说明那碧绿的桃树与鲜红的花儿为他的母亲所栽。“漫山秋枫”写道:“在这样一个寂静的夜晚,思念像断了线的风筝飘飘荡荡,想家乡,想亲人,也想起了清明节早上的杨柳摊饼……”

 

父母在时,春节最重要。无论工作多忙,路有多远,都会拖家带口,大包小包,往老家赶,为的就是大年三十晚的那顿团圆饭。父母不在了,清明节最重要。人生没了来处,只剩下归途,春节不一定回了,清明一定要回。头顶悠悠的蓝天,沐浴着灿烂的阳光,踏着阡陌上的青草,寸着(小心地探脚)田间绿油油的麦苗,擦着金黄的菜花,来到一方小丘前,面对父母与先祖的墓碑,摆放凿过的草纸、冥币与“元宝”,放几根香烟,点燃。祭品熊熊燃烧,烤得人不能靠近,折一根河边的陈芦秆将纸挑起,直到化为灰烬。扫墓一圈下来,回到老宅祭祖。待饭菜与酒上桌,又在屋里大门旁祭奠:红纸口袋,内装“元宝”(我母亲在世时,还有她亲手折掐打理好的“麦秆金”),烟熏得流眼泪,随着纸灰的飘落,将饭菜捏一点扔进火盆,或将桌上酙满小杯的白酒倒进红彤彤的灰烬,“呲”的一声,溅出酒香。这样的程序年复一年,心中一遍又一遍复述先人生存、繁衍、打拼的故事,回顾家族绵延与兴盛的历史,感叹生活的苦与乐。那一刻,默念着不忘本,不忘根;那一刻,感叹着冯门烈士为了理想参加革命,年纪轻轻为国捐躯;那一刻思考着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延续几千年而未中断,以及与清明节的风俗及制度安排之间深层次的关系。清明节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是中华大家庭的群体仪式、共情时刻与集体记忆,对家庭、家族与民族都具有普遍意义。

 

清明节当天,窗外天气阴沉但未下雨。在我的记忆里,扫墓时几乎没有下过雨。这与杜牧诗“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天气似乎不一样。下午在朋友圈看到“清明季,我是第13203440位,为天堂故亲,寄哀思,燃心香的人。”已经过千万了!各种咏清明、忆故人、诉衷肠的信息充满屏幕,似雪花飘落,让人沉浸在网络的清明世界里。大师兄周建忠写道:“潇潇春雨夜初长,锦瑟诉衷肠。少年心事依稀在,燕飞过,逝水无央。天上重逢初度,小桥竹院斜阳。梦醒东海雾微茫,蜂聚菜花黄。箫声一去无消息,柳丝拂,曾记江湘。回首烟波何处,惊鸿照影流觞。”今年在网上发表或转发有关清明节的文章比往年不知多了多少,自然与各地的防疫措施有关。但大家都能理解这一特殊情况,支持政府的规定与倡议,体现了清明家国情怀的境界。故乡远或不远,虽不能回,但心似春燕又归来,早已飞到那遥远的村庄,飞到麦苗儿青菜花儿黄的田间地头,飞到燕子绕梁的老屋。

 

除了网上祭祀,在城里生活的农村游子,还有各自特殊的祭奠形式。有的人把酒洒在草地上、鲜花中,有的一家老小在饭店摆上祭品,有的在马路边画一个圈烧纸……我们小区一早就在路旁放了几只铁皮桶,让居民在桶里烧纸!说到游子,恐怕是从古至今中国的一个最大群体了,不算我们这些通过考大学进城的公职人员,光是农民工就有近3亿人。古代经商的少,大多数是科举进仕为官后成了游子,最有影响的有关游子的诗词文章是孟郊的那首《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打动了一代又一代游子的心。我为纪念母亲而编著的《里下河的女儿》第一编十多篇文章就用了“三春晖”标题。书中有一篇《清明时节的哀思》,描写2019年清明节前一天夜晚赶回家乡的情景:“回家的路是那样漫长,正常两个小时的车程那天开了近三个小时。一路上车多,晚上十点多易堵路段的扬州西绕城高速仍车多缓行,匆匆回乡的车牌多是苏A打头,夜色中那蜿蜒不绝的尾灯恰如游子绵延不断的赤心,此时此刻游子们只有一个心愿——早点回到家乡,明天早点去上坟。那里有我的童年记忆,那里有我的亲人团聚,那里有我的魂牵梦萦……”

 

这么多年的清明节,我已习惯了回老家扫墓烧纸,习惯了忙一桌饭菜在老家堂屋祭祖,习惯了这个传统节日的特有氛围与清和的天气。今年,唯有遥寄,远思,伤感……幸好,我可以转发小提琴演奏的《天边》寄托远方的思念之情,我还能用笔写下这些文字缅怀远去的亲人。

 

今年清明未回乡,有情况,隔江望。河边坟茔,无人话凄凉。来年相逢应相识,面清癯,鬓如霜。

午憩幽梦忽还乡,慈母房,与我讲。欲言又止,唯有泪千行。待到明年梨花落,明月夜,麦田旁。

移动客户端
扫描登录手机 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