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主动作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22-03-17 12:26:20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 田红媛 王少波 陈麟      人气:931

●全民阅读

多措并举推进书香中国建设

■陈红彦(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

自2006年11部委联合发起全民阅读倡议以来,我国阅读推广取得长足进步。2014年至今,“全民阅读”连续9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国家实施全民阅读计划的决心。2020年,《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通过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工作,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

我国国民的读书量与发达国家比仍显不足。让更多的人主动读书,让读书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提升全民族文化素质,还需要更多的引导、渠道和形式。近两年,政协书院的各个读书群对倡导共建书香社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建议:

一是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产品。就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籍而言,国家投入资金出版了“中华再造善本”等珍贵古籍影印本,正在影印出版《中华医藏》。一些出版机构也出版各种专题的影印本,如华宝斋出版的《中华善本百部经典再造》,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的“国学基本典籍丛书”,还有大量古籍以数字资源库形式公布等,可逐渐满足学术研究和高等教育教学使用。中宣部策划、国家图书馆实施的“中华百部经典”,以名家导读的方式解读经典,一些电视节目和新媒体以沉浸式的展现方式让民众了解经典。但对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环境中的群体而言,可供选择的读物仍不够丰富。建议“政府+专家”统筹规划设计,提供更权威的、覆盖面更广的读物。覆盖从幼儿园到老年群体不同年龄段,更兼及视障听障群体等。

二是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形式。阅读推广已成为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如国家图书馆每年评选“文津图书奖”,对获奖作品予以推荐,举办“中国典籍与文化系列讲座”,从典籍谈文化,通过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给各地提供资源等;大连馆等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山东省图书馆创办“尼山书院”;民间还有一些有识之士开办诸如“明道堂经学馆”“嫏嬛书房”等。有些是给少儿带读,有些是对民众导读,但受众群体依然是少数,导读专家分布也不均衡。建议在校园、商场等场所设置读书角,在社区、农村乡镇建立城市、乡村书房。向社会征集志愿者导读。还可在实体书店做公益读书活动,根据效果给予补贴或税收减免。

三是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读书习惯和能力。“双减”落地提升了课后时间阅读需求,可在学校、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电影院等场所根据需要举办沉浸式读书活动,提升学习和亲子阅读的主动性,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文化素养和社会交往能力。

以“书香家庭”带动“书香中国”建设

■杨朝明(全国政协委员、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原副主任、孔子研究院原院长)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要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由中国社会结构所决定,促进家庭教育,建设良好家风,是树立社会道德风尚的最佳切入点,或者说家庭建设可以有效带动社区建设、社会治理。提倡“好读书”“读好书”,建设“书香家庭”,由此带动或推进“书香社区”乃至“书香中国”建设,可以说是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补充、必要举措、关键抓手。

“书香家庭”与“书香社区”建设相辅相成,家国融合,相互联动,同体并进。“书香家庭”“书香社区”建设能够使“书香中国”“文化强国”建设有抓手、能落地。与之同时,“书香家庭”建设还可以有效促进家庭教育,有效辅助学校教育。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从认识上提升,理解“书香家庭”建设的重要意义。可以说,中国文化是关于“家”的文化。爱与敬是至德要道,而爱与敬则来自孝悌,这也是中国先哲以之为“为人之本”的原因所在,故孔子说“立爱自亲始”“立敬自长始”。爱与敬的推延与放大,则是中国传统的社会伦理与政治伦理,有“书香家庭”才会有“书香社区”“书香中国”。

二是从硬件上投入,建设书香社区耕读传承公共空间。社区统一选配公共空间,配备学习、交流、雅会、茶会所需要的硬件条件,建设耕读传承示范空间。在硬件投入中,重视书籍资源的配备,主要配备中华经典。古圣先贤教人成人成德,把“书香社区”建成百姓的精神家园,将书香社区耕读传承公共空间建成传统文化传承的舆论引领阵地、百姓精神家园,以“书香社区”带动“书香家庭”,读诵中华经典必不可少。

三是从软件上入手,新时代文化建设需要新乡贤。建设书香社区需要配备一支专职、兼职结合的文化教育工作者队伍,可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教育工作者、热心社会人士的作用。这些人士可谓“新乡贤”,以此可让老年人在教育下一代过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成就感,让年轻人成长稳健,推动“书香家庭”建设。

四是从制度上保障,制定标准、纳入考核。从社会治理的层面入手,将“书香家庭”“书香社区”建设纳入地方政务考核体系。从硬件配备、人员配备、活动开展情况、百姓满意度等入手,制定“书香社区”建设标准、考核标准,出台指导性意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考核制度的激励作用,使“书香家庭”“书香社区”建设常态化。

五是从舆论上引领,塑造典型,示范带动。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在报纸开设专栏,在电视及新媒体开设专题。对于“书香家庭”“书香社区”日常活动的开展及时宣传报导,对于在“书香家庭”“书香社区”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典型,要大力宣传、充分报道,充分发挥舆论的宣传引领作用。

推动科普期刊发展 提升全民族科学素养

■刘筱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馆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可见科普事业的发展既是当前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考量。科普期刊作为我国科普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科学兴趣、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从科普期刊功能和作用上看,它既关系着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同时也关系着全民族科学素养的提升。

目前我国科普工作出现了“科技创新”“科学普及”两翼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这也深刻影响着科技创新类期刊与科普期刊均衡发展。科普期刊多以大众健康为主题,缺少基于科学研究发展动态、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的多学科的优秀科普期刊。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也误导了科学研究的内涵,科普期刊在纷繁、快速传播的网络信息中,功能和作用也被弱化,自身的转型升级和深度融合发展乏力。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服务重点领域。建议各相关部门协调推进,充分发挥科普期刊功能和作用,积极支持全国科普期刊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乡村振兴、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面向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等方面,服务党和国家大局,服务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项目。

二是协同项目推进。建议中国科协组织、规划科普期刊发展,给予科普期刊扶植,利用科普期刊的内容和专家优势,协同教育部,开展科普讲座,指导学生科技社团和科学兴趣小组等,积极助推教育系统的“双减”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是优化期刊资源。科普期刊出版品类相对单一,不能满足学科前沿和交叉的趋势,已影响了全民族科学素养的提升和养成。建议中国科协、科技部、教育部及国家新闻出版署鼓励具有一定条件的全国科学协会、学会及科学院所积极创办科普期刊。另外鼓励少数民族地区的科协、科学院所及出版机构创办少数民族文种的科普期刊,满足少数民族地区科学普及的现实需要。同时鼓励全国科学协会、学会及科学院所优化原有期刊资源,通过重新调整定位、刊名和办刊宗旨,满足全民族科学素养的提升和养成的新需求。

四是提升内容供给。建议中国科协在实施的“科普中国创作出版扶持计划”项目中将科普期刊纳入传播体系,聚拢广大优秀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团队,支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乡村振兴、人民生命健康、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等方面的科普精品内容产出和传播。同时,建议中国科协鼓励所属各个协会、学会共同倡议,鼓励广大优秀科技工作者积极发挥科学家精神,履行社会责任,繁荣科普创作,增强科学传播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另外,将科普作品纳入广大科技工作者成果绩效和考评体系,为科普期刊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内容供给。

五是推动文明互鉴。鼓励优秀科普期刊,借助国内外有效资源和渠道,推动“走出去”,开展对外交流和文明互鉴。

●谈谈履职这五年

郭媛媛:全心全情投入 不负使命与期待

履职5年来,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媛媛每年都会随政协进行1~2次调研,总共提交了20多个提案,内容涉及大文化领域,涵盖主流文化建设、融媒体建设、媒介资源整合等多方面。她用“切实、务实、求实效”来表达十三届全国政协带给自己的感受,并表示,在建言资政上,本届政协除了提案数量,更加注重对质量的追求和要求,这也成为所有委员的共识。

2020年4月23日,十三届全国政协为适应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专门协商机构职能责任、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要求,启动了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两年来,委员读书活动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读书学习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认真落实全国政协党组和汪洋主席的部署,委员参与面不断扩大、活动方式不断丰富、地方政协不断跟进,成为十三届全国政协工作的重要品牌。

说起政协读书相关话题,郭媛媛的快乐之情溢于言表。她连续两年荣获年度读书积极分子,还连续4期担任“国学群”读书群群主,在领学、导读、学习、讨论的过程中,自己写下了20多万字的发言文字、读书笔记。在她看来,这是一种“高质量的阅读形式”,委员读书紧紧围绕国家大政方针和发展需要,更加聚焦实际问题的解决。无论是阅读视角还是互动质量,政协读书都与个人的静态读书大不相同,线上线下相协同、读书履职相结合的有效形式,大大推动了政协委员们履职本领的提升。

对于个人阅读,郭媛媛认为:“技术和环境的发展变化带来的信息过量,导致阅读越来越趋向碎片化。但在碎片感知外,我们更需要的是逻辑性,让思维有序流动,这只有‘读’书能给到。”她还表示,“听书”等形式只是另一种补充,并不能代替纸质阅读,要将不同的形式打通,并通过有效的环境布局让读者进入深思考,获得更多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受西方舆论打压的影响,近些年我国文化“走出去”阻碍重重。想要扩大文化影响力和传播力,郭媛媛的观点是“首先要沉住气,做好自己”,让内容品质满足国内发展需要,文化内涵和厚度达到一定程度。当下“做好自己”的第一步是充分发挥文化“明智”的作用,提升国民素质,理清社交媒体、自媒体等各个层面的功能,再以此为基础进行整合或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在大国框架下做好主流文化的建设和传播。

从履职全国政协委员那天起,郭媛媛就要求自己全心全力全情投入。事实上,这5年来她也确实是按照这一要求做的,始终在参与、在融入、在作为、在进步,不负肩上的责任和使命、各方的信任和期待。

●文旅融合

完善培训 提高乡镇干部文旅决策能力

■林 阳(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开明画院院长)

国务院2021年12月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全国文化和旅游行业坚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旅游业进一步融入国家战略体系。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推动旅游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党的十九大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重大决策部署,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更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举措。实现乡村振兴,提高文化水平是关键。提高乡镇文旅水平,首先要有优秀的文化创意,而人才培养是关键。

乡镇干部是文化振兴的中坚力量,也是乡镇文旅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乡镇存在的问题,提高乡镇干部的文旅决策水准,才能有效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乡镇文旅干部决策能力不高的问题,建议:一是健全培训制度体系,完善保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由文旅部或乡村振兴局开设专门培训乡镇干部的培训班,保证培训质量。形成乡镇文旅人才的长效培养机制。二是制定管理评估制度,对乡村文旅项目进行定期评估和督察,保证项目的可行性。

加快文旅行业转型升级

■民进中央

文化旅游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潜力巨大,是拉动内需、促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给全球文化旅游消费市场带来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并不断倒逼文旅行业管理模式转型、服务方式创新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这一过程也为我国提供了一个将国外高端文旅消费转化为国内消费内循环的有利“窗口期”。

一是国际新冠疫情的不断蔓延,出境旅游消费受到抑制,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疫情后将迎来消费“井喷”。二是国内文化旅游消费市场不断扩大,高端文化旅游供给不断增强,具备了承接国内“高净值”人群文旅消费需求的能力。

我国常态化疫情防控越来越精准,也为国内文旅消费市场正常运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文旅行业大有可为,应当抢抓机遇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

为此建议:

一是科学指导文旅行业开展疫情防控。各级疫情防控和文旅部门要针对文旅市场的实际情况,坚持常态防控、精准防控、联动管理。借鉴复工复产、复课复学、复商复市中形成的好的经验和做法,针对文博场馆、剧场影院、景区景点等不同场所的不同特点,在限定人流、延长开放时间、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等方面进一步细化疫情防控标准和指南。要科学动态调整防控策略和措施,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并赋予旅行社等文旅服务单位一定的自主权,尽量避免对全行业实行“一刀切”。

二是加快文旅场所硬件设施升级改造。提前谋划,充分评估疫后文旅消费市场将出现的高速增长,由国家发改委、文旅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制订实施文旅设施专项规划,统筹全国文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布局,有步骤地实施一批新建、改扩建和维修改造项目,为转型升级提供硬件保障。

三是加大文旅消费场所的软件升级。支持鼓励文旅消费场所加快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改造和应用。特别是对一些人流量大的景区景点,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一套长期可行的防护管控体系。

四是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和措施。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推行每周2.5天假期、错峰消费等制度,推进文化旅游市场的良性循环和正常运转。继续降低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开展促销活动,改变过度依赖景区门票的运营模式,提供更多景区内的增值服务,为文旅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文化遗产

数字化赋能红色文化遗产传播

■刘忠斌(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图书馆研究馆员、紫金文创研究院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要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深入进行党史军史和光荣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保护和利用好红色文化遗产,无疑是传承红色基因、延续国家记忆、凝聚民族力量、巩固我党执政基础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红色文化遗产的价值与功能,能够在塑造国家形象、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在提升红色文化遗产数字化进程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缺乏一定政策支撑、跨界合作欠缺以及数字化偏弱的困难和问题。

为此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管理,政策引导红色文化遗产数字化发展。红色文化遗产进行法制化管理,离不开正确理念的指导,加强红色文化遗产的法制化管理,是为红色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的整合与开发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形成地方性特色管理模式。在专项立法方面要充分展现区域红色文化遗产的数字资源特色,考虑到区域性的经济以及文化的差异,对红色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的价值进行综合性评价。积极推进出台数字化政策,真正让红色文化“活起来”。

二是发展提档升级,催生数字化红色创意产业。红色文化遗产数字化升级发展离不开创意产业,对此需要积极进行跨界尝试,注入红色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推动红色文化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创新红色文化消费业态。

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催生红色文化遗产新场景。借助数字化的展示手段,让红色文化遗产资源从档案馆里的资料、博物馆里的展陈中“走”出来。扶持精品创作,催生数字红色文化遗产新产品。重点支持优质红色文化单位和项目,大力扶持精品创作。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与文化、科技机构共同合作,借助文创思维,创作红色主题游戏、动漫作品、影视剧、文艺汇演等。开发红色产品,提升红色文化遗产消费原动力。

三是创新数字化传播,强化红色情感认同。通过借助数字化技术挖掘、复原以及传播红色文化遗产,唤起年轻一辈的红色文化情感认同。

深度性挖掘,展现数字红色文化遗产。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与红色元素相融合,形成红色图谱,清晰展现人物关系,通过5G+AR/VR/MR等前沿科技,将红色内容可视化。体验式宣传,更好地利用数字红色文化遗产。将展示方式由视角宏观、说教为主转变为以叙事和体验为主,同时结合“新基建”背景,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手段,形成线上线下全方位系统化的传播格局,进一步加强传播效果。智能化复原,传承数字红色文化遗产。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统筹推进非遗产业化发展

■朱鼎健(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不断以鲜明的时代感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尤其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欢迎。2021年“双11”期间,来自天猫的数据显示,00后消费者购买非遗产品的金额和人数均同比上升超过100%。中国社科院有关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非遗产品消费者已达亿级,年轻一代成为非遗消费的主力。

在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结合消费升级时代的发展要求,如何做好非遗项目的“双创”,让非遗“活”在大众日常生活里,是我们必然要面对的课题。建议在详细勾勒全国非遗图谱的基础上,结合文创消费市场动向,加大政策引导支持力度,因地制宜、统筹推进非遗产业化发展。

一是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全面勾勒非遗图谱,由国家文化出版管理部门推动出版权威高质量的非遗普及类传统读物和电子读物。

2005年我国启动了第一次非遗全面普查,获得了大量文字、图片和录音、录像资料,各项整理、保护、研究工作还在继续进行。目前,各级政府已基本建立本区域内非遗项目的数据库,出版了大量非遗研究、科普类著作,但受众面并不广泛。建议进一步梳理补充完善非遗普查成果,借鉴“非遗图谱学”等先进研究理论,编制科普类国家级非遗项目图谱,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出版一批精品传统读物和电子读物,并收录进学校和各地方公共图书馆。

二是成立鼓励非遗产业化的政府引导性扶持发展基金。

中央财政设立国家非遗保护专项资金以来,已累计投入约88亿元支持非遗保护传承。由于专项资金对于非遗项目产业化没有明确的补助措施,建议成立相关鼓励非遗产业化的引导性扶持发展基金,专注非遗项目的产业化、市场活化。制定评定机制,涵盖品牌塑造、非遗产品创新、互联网传播、市场推广、文化内涵等维度,对于市场化和创新性优秀的非遗项目、传承人或者机构,给予一定资金补助,以此进一步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

三是设立非遗推广大使,在部分地区试点非遗进课堂。

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提到“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参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鼓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编写非遗教材,鼓励中小学开设非遗特色课程”等,建议在全国相关省市开展首批试点,在学校开设必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开设非遗体验课程。同时可以设立非遗推广大使等评选机制,邀请社会公众人物参与非遗推广,扩大能见度和传播度。

四是粤港澳大湾区可先行先试,探索制订推出非遗产业发展规划。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具有浓厚岭南文化特色的非遗资源非常丰富,与现代商业已有一定的结合度。所以大湾区城市可以在非遗产业化发展方面迈出超前一步,在尊重非遗项目原生态、本真性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制订出台非遗产业化发展整体规划。针对不同种类非遗的特点,组织专家探索研究与之相适应的产业化方式。
 

移动客户端
扫描登录手机 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