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彷徨呐喊两悠悠——纪念鲁迅140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

2021-11-17 08:39:11      来源:南京大学官网 | 徐璐 李玫琦      人气:1014

 

为了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逝世85周年,进一步整理总结百余年来鲁迅及鲁迅研究的丰厚精神遗泽,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认识鲁迅的跨时代价值,继承和发扬以鲁迅为旗手的民族精神,推动鲁迅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深化与创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彷徨呐喊两悠悠——纪念鲁迅140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于11月13-15日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90余位鲁迅研究专家与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教授张光芒主持开幕式。

会议开幕式

开幕式上,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阎晶明致辞。阎晶明表示,2021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逝世85周年,全国各地在9月已经举办了许多纪念活动,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再次缅怀先生,彰显了鲁迅的不朽价值。阎晶明认为,今天的鲁迅研究应该在更广阔的时代历史背景之下进行,阐释鲁迅之于整个中国社会生活的现实意义,应该充分认识鲁迅在中国现代重大历史关头发挥的作用及其始终保持前沿状态的旗手位置,而不是将其价值的认识局限于文学内部。

捐赠仪式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孙郁,《当代文坛》主编杨青,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南京大学教授毕飞宇,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教授王彬彬分别致辞。《扬子晚报》资深记者蔡震向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捐赠了自己的画作《鲁迅与青年木刻家座谈》。致辞嘉宾表示,在新的历史语境及纪念节点下的鲁迅研究,不能拘泥于“文学鲁迅”或“革命鲁迅”的单一面向而忽略了鲁迅之于20世纪中国社会复杂历史结构的多重镜像意义。

专题研讨现场

会议共有两场主题发言。第一场由杨洪承主持,阎晶明、毕飞宇、孙郁、贺仲明、宋剑华、王锡荣引领听众展开思想之旅,他们或钩沉《鲁迅全集》出版史的红色背景,或解辨鲁迅与梅兰芳所代表的旧剧传统之间的微妙关系,或从本体论角度出发审视鲁迅思想的流动性与自我批判面向,或从学术史意义上重新定义真正的“鲁迅传统”,或理性反思“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激进论断。张全之、温潘亚对上述观点分别进行了深刻评议。第二场主题发言由李静主持,王彬彬、陈国恩、谭桂林、高远东、张闳、刘川鄂、李继凯围绕鲁迅对中医药的“废医存药”态度、鲁迅研究的基本模式及研究方法、《我的第一个师父》的佛事考释及其所蕴含的文化人格,以及鲁迅小说的“绅权”叙事、《彷徨》中的“灵魂”问题、鲁迅与张爱玲的“异中之同”、“大现代”语境下鲁迅的文化修辞及精神资源等论题展开了丰富的论述阐释。黄健教授、葛涛研究员给予评议。主题发言后的专题研讨环节,杨洪承、黄健、郜元宝、张全之、张业松、张洁宇、王洪岳、葛涛、符杰祥等30余位专家学者做了研究报告,呈现出学术路径的多种可能性。李玮、刘俊、姜建、王文胜分别主持专场研讨。

与会专家合影
 

移动客户端
扫描登录手机 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