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京平:家国于心 人月两圆

2021/9/21 8:56:33      来源:北京日报 | 京平      人气:1364

又是一年月团圆,且喜人间好时节。中秋诗会吟诵古今、赏月祈福乐声阵阵、吉祥兔儿爷普及民俗……在京华大地最美的季节里,广大市民欢度佳节,一片祥和喜乐。

在人们的记忆里,中秋总是充满诗意的。有“皓魄当空宝镜升”的明亮,也有“中庭地白树栖鸦”的澄静;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的甜美,也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祈愿……千百年来,这轮中秋月的多姿多彩、百般滋味,融汇成中国人独特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承载起华夏儿女对团圆、幸福的期盼与追求。如今,时代飞速变迁,过节方式不断变化,无论举家团圆,还是“云上”欢聚,只要亲情和慰藉延绵,中秋文化就始终生机勃勃。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中,关于“家”的情感诉求,往往与“国”息息相关。杜甫吟“月是故乡明”,忧怀“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李白借“长安一片月”,叩问“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张九龄感“竟夕起相思”,咏叹“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之所以是文人墨客们写不完的诗,大抵是因为虽从“小家”的团圆起笔,但最终指向的都是“大家”的安定祥和。某种程度上讲,理解了这样的文化基因与情感根脉,才能理解为什么无数人在奉献“大家”时义无反顾,在回归“小家”时情谊更浓。家与国同频共振激荡出的沉甸甸情愫,构成的正是中国人面对危难时的行动哲学——和衷共济、守护家园。

心中有家,温情绵长;心中有国,情深义重。从去年到今年的抗疫进程,多少人离开家人奔赴“战场”,多少家庭为疫情阻隔耽误佳节团圆。不过,也正是有了“月缺”“人离”,才换来了今时“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的幸福时刻。立足这样的时间节点,金樽对月、抚今追昔,最能让人品味到传统节日的价值意义,最能让人体会到“家国于心 人月两圆”的殷殷深情。不过,尽享节日欢愉的时候,大家心中防疫之弦也不能松。眼下,中秋已至,国庆假期不远,首都北京是双节热门旅游地,人员流动性加大、往来频繁,疫情防控的压力一时又增加了不少。越是持久战,越要有耐心信心,每个人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从节日中汲取精神力量,同心同德、同力同向,用坚韧和行动守卫我们的城市、守护我们的家园。

明月照见过往,也照见当下与未来。就让我们共赏一轮明月,共品一种家国情怀,凝聚无限奋斗伟力。
 

移动客户端
扫描登录手机 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