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蒯天:永远的丰碑 ——张新科长篇小说《铩羽》

2021-08-24 08:52:07      来源:中国艺术报      人气:2387

  张新科因写谍战小说而闻名,出版过《鲽鱼计划》《苍茫大地》《鏖战》《渡江》等长篇力作,获得过三届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和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他的作品中讲述了外强欺辱下的民族苦难,歌颂了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渗透着时代气氛,笔触雄浑、气势壮阔,充分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与不变的初心以及对历史的敬畏与思考。

  近年,张新科致力于“英雄传奇”文学的创作,继“英雄传奇三部曲”《苍茫大地》《鏖战》《渡江》之后又创作了一部优秀的谍战长篇小说《铩羽》,全书50余万字,历时八年创作完成。

  《铩羽》中作者运用中日古代文化中的“九尾狐”以及“九头神凤”的意象贯穿全篇,构思巧妙,扑朔迷离,处处皆有伏笔,为小说增加了几分诗意化色彩和历史文化意蕴。跨文化的情节安排增添了小说叙事的空间跨度,在不同民族特性的书写中扩展了叙事空间,增添了小说的审美品性。宏观背景与微观叙事的巧妙结合增强了小说的历史感。

  《铩羽》充满了理性与情感的高强度较量,曲折动人,险象环生,丰沛的审美愉悦和透辟的人性解析汹涌而来,成就了一部雅俗共赏的长篇佳作。作品以1931年日本进犯东北,图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企图蚕食鲸吞整个中国为缘起。日本大学毕业生上杉英夫应选进入东京荒川间谍学校接受魔鬼式训练,训练结束后,英夫等五人秘密潜入徐州,与蛰伏于此的日谍石川等四人组成“九尾狐”间谍组。借宿于英夫家的中国留学生龙士宇与伊杰楷、顾雪涛等自发成立救国社,因组织留日学生爱国活动遭日警追捕,在英夫妹妹和美的帮助下,龙士宇返回祖国,因其超凡才智,被军统强行吸收,经过一场“自杀”事件后,化名“方林”从事谍报工作。

  后来,潜伏日谍“九尾狐”四处兴风作浪:刺探军事机密、屠戮抗日俊杰、嫁祸抗日力量、诱杀中方顾问……一时间,徐州及周边地区腥风血雨、魅影憧憧。为了打击日谍的嚣张气焰,已成为中共党员的龙士宇,在中共地下组织和神秘爱国人士“徐抗日”的支持和配合下,与日谍展开了一场场殊死搏杀。

  《铩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长篇谍战小说佳作,是一幅云谲波诡、盘根错节又充满浩然正气的历史图卷,作品结构宏大、题材新颖,其情节生动曲折、起伏跌宕、悬念丛生,人物鲜活,让人不忍释卷。整个作品不同于传统谍战小说那样将笔墨集中在窃取情报的惊险过程,而是注重贯穿全文的完整情节构思,清晰的逻辑,充满智慧的谋略,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是当代文学特情与智性写作一脉中的重要成果。

  张新科可以称之为语言艺术家,谋篇布局心思巧妙,文字运用变幻莫测,每当你自以为发现了真相刚刚放下心来,须臾间又是疑雾重重。他笔下的每个人物都没有同类小说人物单薄的缺陷,均性格丰满,值得细细玩味。他推理缜密,伏笔千里,让人身临其境。从热血青年成长为革命战士的龙士宇、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抗日志士“徐抗日”、心思缜密从容不迫的新四军情报人员顾雪涛等英雄人物,个个活灵活现,仿佛你就是事件的亲历者,好像正生活在他所构建的那个时代中。

  作家作为文学创作者,想象力是极为重要的,它是保持灵感不枯竭的必要条件。张新科擅长想象,擅长运用朴素的画面语言,以丰沛的情感和温润从容的语句,诠释主人公多维的人性。谍战小说是在写人物丰富的内心,一方面他们有坚定的信仰、冷静的外表,另一方面又不乏丰富的情感世界、庸常的生活碎片,乃至在命运面前的无奈和彷徨。《铩羽》有正义与恐惧相伴的惊悚,也有智慧与胆魄相融的力量,是一部写法干净利落、意味丰蕴绵长的小说。

  《铩羽》里有历史,是一部带着正义力量和民族气节的正史,整部作品饱含对国家、对民族、对英雄、对徐州的真挚感情,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徐州、喜欢徐州,能够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敬畏与尊重、对英雄的敬仰与追求、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与审视。这本书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了惨烈而悲壮的抗战史,彰显了徐州人民为抗战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巨大牺牲,颂扬了英雄儿女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伟大抗战精神,读来让人荡气回肠,令人拍案叫绝。

  《铩羽》是一部谍战小说,但事实上,它也是在讲历史,书中对徐州悠久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历史地点及建筑的描写,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小说以发生在徐州历史上真实的事件为素材,脱胎于一段真实发生的历史,作品中绝大多数人物都能在历史上找到原型,全书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感,承载着智慧、爱情、勇敢和信念。对于徐州的读者来说,这部作品更加充满了吸引力,书中故事发生的地点就在自己邻近的街区,或者经常去的地方,甚至就是自己现在生活、工作的场所。而小说中的人物原型很可能是自己的前辈亲友、同学和邻居,这些都会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和代入感,将读者带回上个世纪,使读者仿佛经历一次时光旅行,具有时代感,令人倍增亲切。

  总之,这是一部近年来少有的抗日谍战佳作,它填补了徐州抗日谍战文学作品的空白,是一部值得读者去细细品读的精彩作品。

移动客户端
扫描登录手机 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