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3月4日,由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家何建明主讲的“何建明系列党史课”第一讲《中国共产党成立为什么在上海?》在上海图书馆报告厅举行。这标志着该系列讲座经过近半年准备,正式在全国开启。上海宣传系统领导干部和市民代表500余人现场聆听了讲座,2万余人观看了线上直播。
“何建明系列党史课”共分为12个主题。其中,第一季“红色起点”的四堂讲座将在党的一大召开地上海举行,由上海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解放日报社、上海图书馆主办,上海图书馆讲座中心、上海何建明文学研究院承办。在4日举行的首场讲座上,何建明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真实故事娓娓道来,从多个方面详细讲述和分析了上海为什么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解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红色基因”和“成功密码”,力求使观众近距离感受那段可触摸、有温度的历史。活动现场,何建明还向主办单位捐赠了自己的作品《革命者》。
怎样把红色文学写好、把党史故事讲得精彩,是何建明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近年来,他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一直在深入研究中共党史,前往全国多地深入走访,创作了《忠诚与背叛》《革命者》《雨花台》《少年英烈》等一系列反映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党史的文学作品。此前,何建明已在全国各地演讲“信仰与忠诚”“革命者的初心”等党史相关主题讲座100余堂。
何建明表示,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这一百年,是中华民族和人类历史上最动听的“命运交响曲”,它激动人心、催人奋进、震撼魂魄。党史提供给我们的是昂扬的激情、高亢的理想和闪耀着夺目光芒的犀利思想。它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追求信仰、寻找方向的火炬,因而它必定是生动的、形象的、可触摸的人与物、情感与思考。它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也是未来的。它可以让每一个热爱、追随和信任它的人,都能从其波澜壮阔的历程中获得精神力量和人生经验。生动的党史,必定是可以站立起来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