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以宽广视角讲好抗疫故事(艺海观澜)

2020-04-17 14:54:58      来源:人民日报 | 李 壮      人气:1113

  文学通过意境营造和人物塑造的方式浓缩历史、储存经验,给今天和未来的读者以信心、勇气和启示
 
  2020年春天不同寻常。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同抗疫,文学界以其特有方式提供精神支持。对文学创作者而言,讲好抗疫故事,既意味着责任,又充满挑战。
 
  责任在于,全民抗疫这一重要事件呼唤文学的书写。突发的疫情让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们面临相同境遇,文学有责任通过艺术形象定格共同记忆,凝聚共同情感。尤其是全民抗疫中,那些令人潸然泪下的故事、让人无法忘怀的人物、逆境中迸射的人性光辉,需要被记录和讲述;那些对困难的克服、对希望的坚持、对责任的承担需要被讲述和彰显。除了新闻报道和历史记录,文学更能通过意境营造和人物塑造、通过想象的方式浓缩历史、储存经验,给今天和未来的读者以信心、勇气和启示。
  
  盘点当前抗疫文学创作,一类是深入战疫现场挖掘故事、展开叙事;一类是关注身边日常,注重对普通人生命体验的持续挖掘。在惊心动魄的抗疫一线故事里,情感力量往往通过高强度节奏转换、典型性内心细节来传递;日常书写中看似平淡的人物和故事,则因为被置于特殊语境而格外凸显岁月静好的可贵。可以说,将重大事件文学化的有效方式之一,正是将“特殊”情境与“日常”经验相叠加,让英雄事迹书写和平凡生活的细密感知彼此交织、彼此映照。通过这种方式,优秀创作者会在笔下呈现变化中的恒常,凸显人性中愈加坚固、可贵的部分。
 
  与此同时,文学创作需要以更宽阔的认知视角,写出对生命、对时代的理解和感悟,处理好光与影、泪与笑、困顿与超越的关系。例如,疫情期间个人居家隔离背后,恰恰是社会整体利益的“连通”,内蕴着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深意。走出一时一地一己的局限,才可能超越对现象的表层描述,准确呈现历史。创作者既要关注个体生活,又要从疫情中读出历史语境和社会图景,在更大坐标中观照具体形象和故事,这就对创作者认知高度和广度提出更高要求。
 
  对文学来说,“长效性”与“时效性”同等重要,“迅速反应”和“持续挖掘”皆不可或缺。但文学创作也有自身规律:越是书写重要的题材、复杂的经验、强烈的情感,越需要沉潜和酝酿。面对疫情和抗疫防疫,作家应秉持沉稳从容的创作态度,做充分准备。人们常常期待作家在第一时间拿出表现重大事件的优秀之作,而创作往往需要创作者在资料积累、实地考察、情感沉淀、艺术构思等方面投入足够时间与精力,蓄能充足才可能创作出精品力作。因此,社会“大题材”的出现与文学“好作品”的问世之间,往往存在时间差。阿来经过10年酝酿和积淀,完成小说《云中记》,讲述汶川地震后的重建与新生,观照人类普遍境遇和共同命运,余韵悠长,就是一例。
 
  全民抗疫之际,我们期待文学现身发言,而时代和历史则渴望久久回荡的声响——当疫情消退,文学会把在时光中远去的人和事凝固成隽永的形象,那些已在现实中定格的英勇壮举与内心感动,也将以文学的形式继续向后来者敞开。在这个意义上,文学战疫将是一条更漫长也更宏阔的创作征途。
 
移动客户端
扫描登录手机 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