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何建明报告文学《浦东史诗》:为梦想和奇迹立传

2018-11-19 20:45:22      来源:文艺报      人气:1888

 
  《浦东史诗》中,历史的舞台上是人的身影,故事的进行中有情感的流淌。一种被理性观照的情感,一种被激情灌注的理性,经由美的表达而让读者感动和沉思,也赋予了这部作品一种既弘阔激昂又凝重笃实的品质。

   对一位密切关注现实的报告文学作家来说,一种迅疾变动中的生活,显然最容易吸引他的目光。尤其当这种生活既具有巨大的体量,也饱含了跌宕起伏的戏剧性,又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时,就更是如此。但同时,他无疑也会面对一个挑战——要成功地书写这一切,需要更为宏阔的视野和深刻的洞察力,需要理性和情感的双重烛照等等。这是题材的特殊性对于写作者的更高要求。何建明的新作《浦东史诗》便是一部充分体现了这种品质的极具力度的作品。这部40万字的长篇纪实作品,文字间也仿佛折射出了他所描绘的浦东新区的气息和节奏。你分明读到一种匆促的足音,一种磅礴的气势,一种生命激情的不竭的喷涌,一种炽热梦想的连续的展开。

   《浦东史诗》问世之时,恰逢举国上下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作品因此也被赋予了一重特殊的意义。浦东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实验田。因此,浦东的开放开发,不但对于上海的发展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对于全中国的改革开放大业,也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浦东的每一个探索、每一次突破,都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中留下了深深的足印,一项项改革措施从这里复制推广到全国。正因为如此,世界的目光都聚焦于浦东,从它的现状和走向,观察和分析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趋势,衡量和预测所达到的现实效果和未来远景。因此,用文学的形式全面展现浦东开放开发的历程,深入发掘其中蕴含的精神启示,无疑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浦东史诗》勇敢地担当了这一使命,并交出了一份不俗的答卷。作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诸多方面,全景式地再现了浦东开发的波澜壮阔的历程,仿佛在读者眼前展开了一幅巨型的画卷。从经济领域的大幅度改革,大力推进自贸区建设,到综合配套改革的全新探索,实施制度创新,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这一系列的重大举措,作品中都有着清晰而充分的描绘。从纵向的时间脉络中,我们看到了可歌可泣的历史进程如何一步步地展开,从横向的人物、故事和场景中,我们看到了梦想、激情和奋斗的动人的表现,既有令整个世界惊叹不已的辉煌事功,也有创造了这一切的人的力量。正是在二者的连接交织中,看到了“史”与“诗”的结合,看到了作者用文学为一项注定要铭刻在史册上的伟大壮举立传的雄心。

   作品一开始,作者就通过亲身的经历,写出了大上海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时的破败和窘困,读来令人有不堪回首之感。因为家里住房狭窄,谈恋爱的年轻人只能到外滩,一对挨一对地靠在水泥防汛墙栏杆上,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人墙;作者当兵时从上海换车回常熟老家,如今高速公路一个小时的车程,那时弄不好可能会走上两天。这些情节,鲜明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乱、挤、脏”的城市面貌。对于本书所要表达的主题,它们也是重要的铺垫,揭示了上海挣脱沉沦走向腾飞的必要性和急迫性,而浦东这一片黄浦江对岸的当时还是十分荒凉的土地,正寄托了让这座曾经被誉为“东方王子”的城市浴火重生的伟大梦想。

   但梦想和现实之间,有着遥远的距离,只有靠不懈的奋斗连接和弥合。作品对浦东开发的历程进行了认真的梳理概括,主次分明,详略得当,举凡重要的事件和环节,都获得了笔力酣畅的描绘。从1990年春天邓小平一锤定音拍板“浦东开发开放”,到前后几任上海市领导人围绕这一目标全力以赴殚精竭虑;从开始时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三通一平”、招商引资、在一张白纸上勾勒最初的线条,到持续多年的高歌猛进,各项事业和产业的规模层次都得到飞速提升……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凤凰涅槃般的传奇巨变,一种超越常规的发展和腾飞,一种令世界为之瞩目的辉煌成就,随着纸页的翻动,在阅读者面前清晰地展开,令人激动不已,浮想联翩。

   文学的最为本质的魅力,就在于以情动人。这部作品浓墨重彩地展示了参与建设浦东新区的决策者、领导者、投资者、劳动者和各个方面的人们的情怀。强烈而深沉的感情,是统驭和贯穿全书的灵魂和主线。它既是个体的,更是群体的。作者的刻画可谓是生动传神。它通过具体的情节、细节和场景,描绘出了人物的情感世界和精神境界。1991年和1992年春节期间,邓小平都来到刚修建好的南浦大桥,眺望建设中的浦东,两次都问起这座桥是否世界最大,得知不是时,不再说话。1993年冬天,他登上了杨浦大桥问起同样问题,当得到肯定的回答时,非常激动,立即紧握大桥建设总指挥的手表示感谢,并即兴吟诗。邓小平一向严谨沉默,喜怒不露于声色,这样不同寻常的表现,显然是他内心激情的流露。浦东新区第一位管委会主任赵启正则是一个感情丰富而外露的人,书中数次写到他按捺不住地流泪,或者因为看到百姓们的生活环境艰苦而难过自责,或者因为一颗赤子之心不被理解反受斥责而备感委屈,或者是因为一个重大项目开工上马而满足快慰。

   在他们的激情、智慧和奋斗的后面,是一个民族奋进腾飞、富足强盛的强烈愿望。浦东的骄人成就,上海的重新崛起,凭借的正是这种愿望的巨大推力。无数建设者们的情感的喷涌和交融,转化生成为一种浦东精神。这部作品深入揭示了浦东精神的诸多方面。其核心之所在、本质之所系,便是思想解放,开拓创新。纵观浦东的发展历程,一个最突出的声音,就是以敢于“吃螃蟹”、敢为天下先的胸怀和气魄,不断突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陈规旧习,吸收和建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如在浦东开发之初,日本百货巨头八佰伴前来考察,表示愿与上海第一百货合作。当时这种中外合资企业形式没有先例,也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新区的领导者们冒着政治风险,经历了种种今天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为其争取到了一张“出生证”,而这也正可以看作是此后浦东一系列招商引资壮举的滥觞。

   作品中对城市名字的解读,独出机杼而又意味深长:“上海”二字,其实从来就是一个“动词”、一种“状态”、一种“精神”。正是凭借这样一种不断追求梦想的状态和精神,浦东这一片原本荒凉贫瘠的土地,被开垦培育成为一处硕果累累的人间奇境,凝聚了世人的目光。浦东的成功,再造了上海的辉煌,更是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坚定意志和强大能量的有力佐证。

   这种精神不但体现在浦东的建设者们身上,也通过他们的创造物而获得了折射。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地标性建筑物,它们是城市的精神气质的标志,是城市的深层蕴涵的外在表征。艾斐尔铁塔之于巴黎、金门大桥之于旧金山、大歌剧院之于悉尼,都是如此。这部作品也写了若干个上海的地标性建筑,从最初的东方明珠塔,到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再到高达632米的上海中心,这些一个比一个更高、更现代化智能化的建筑,也分明是在隐喻着上海的不懈的进取和不断超越。这些令人目眩的高度,不仅仅是属于可衡量的外部物理层面上的,也是属于可感知的内在精神层面上的。

   在《浦东史诗》中,史与诗正是以这样的方式获得了结合——历史的舞台上是人的身影,故事的进行中有情感的流淌。一种被理性观照的情感,一种被激情灌注的理性,经由美的表达而让读者感动和沉思,也赋予了这部作品一种既弘阔激昂又凝重笃实的品质。

   为了写作这部《浦东史诗》,作者深入浦东建设现场,采访了上百位浦东开发开放的参与者,查阅了大量资料,这些勤奋扎实的工作,为作品的厚实、饱满和鲜活奠定了基础。这再次印证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一个有追求的作家,只有置身于火热的生活第一线,才有望聆听到时代脉搏的跳动,才可能写出揭示和表达时代的精神本质的作品。生活海洋中的丰富宝藏,总是馈赠给那些热爱和追求它们的人。


移动客户端
扫描登录手机 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