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庄汉东(新沂):坐听风雨静悟禅

2017/10/12 21:55:52      来源:江苏散文网      人气:3850
 

□ 阿  

 
    禅是什么?

    说起这个话题,就不由得想起五灯会元中的一些公案。

    关于禅的回答每个大师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赵州从谂禅师:“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澧州药山惟俨禅师:“云在青天水在瓶。”鼎州大龙山智洪弘济禅师:“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而大家记忆最深的一偈应该是六祖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吧。猛一看,这些回答似乎都与所提的问题差之千里,整个就是答非所问。其实不然,因为禅宗有一句话,叫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那么,禅到底是什么呢?

   我知道,在说出这句话时,我已经陷入了分别心,陷入了追求一个答案的执著。当然,我也不指望这个时候会有哪个老和尚手持竹杖给我来个当头棒喝。本是世俗之人,即使有大师耳提面命也一样枉然,谁也不能指望一座木雕泥塑也能见性成佛!

   但是细究禅者的生活,你就会发现,禅真的是一种艺术,一种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一种处处充溢着智慧的修行。如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写过的一首诗,讲的是出家人的生活。他说:“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

   禅是什么?你不用问我,我也不会说。我现在只是坐下来,坐下来回想一下自己的德性,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又做了哪些错事,或者又议论了谁的是非。真的,我真的不能让自己变得太离谱,以至像个长舌的妇人!
 
 
    说到悟禅,似乎能想到的典故就更多了。五灯会元中更是随手一抓就是一大把,可对于这些公案,我们通常也只是读了或者莞尔一笑,事后又有多少人真的开悟了,通达了!

    其实,这也怨不得我们,悟禅者首先得有一颗忠于修行的心,而作为凡人的我们,总是有太多的顾虑太多的欲望,有时嘴上说得很好,清净、淡泊、放下,看开一切,实际上不过是自欺欺人。

    悟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悟禅者是需要有慧根的,另外你还要有一颗通灵的心。

    悟禅的公案流传较多,较有影响且流传较广的应该是关于赵州的无谂禅师。

    有位禅僧向赵州请教:“怎样参禅才能开悟?”

    当时已逾百岁高龄的赵州似乎有什么急事,匆匆忙忙站立起来,边向外边走去边说:“对不起,我现在不能告诉你,因为我内急。”

    当他走到门口的时候,忽又扭过头来对着禅僧说:“你看,老僧都一把年纪了,又被人称为古佛,可是,撒尿这么一点小事,还必须自己去做,无法找任何人代替。”

    故事到这里结束。还好,这次老禅师没让那个僧人“吃茶去”。不过他这么说对于平凡如我的世俗之人来说,似乎是在看一个哑谜,因为我们的心仍停留在如何“悟”上呢!

    禅宗六祖慧能曾经说过,悟禅:“迷时师度,悟时自度”。

    他的话告诉我们,对于悟禅,我们没有办法借助外来的帮助,对于有些一时不能想通的事情,别人或许可以指点迷津,但不能每件事都指望别人指点。禅悟者要想达到彻悟,还得靠自己,只有自己悟透了才能永恒。话又说回来,对于我们,如果能有机会在别人帮助下想明白一些事情,也应该是很幸福了,是不是可以悟禅似乎不那么重要,就像生活中有时听听风吹雨打去也是件好事。

    普通人总得有点普通人的乐趣!
 
 
    偶尔也有人问我,禅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我只能笑笑说,无用。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存观念因受时代环境和商业气息的影响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原本的简单质朴慢慢丢失殆尽,追求奢侈的享受,浮华的生活,成了大家的共同追求。人心也在思变,一些纯正和善良正不知不觉中变得虚假和邪恶,曾经的亲情和温暖也一点点被冷漠和贪念占据,人与人之间渐渐疏远,尔虞我诈,了无信任,空气中漂满金钱、空虚和焦虑的味道。而那些聚在一起的人群,除了钱往往不会有其他的聊资,精神财富变得一片空白。

    在这种大气候的影响下,文学也在改变,市场利益的最大化,把一部分文学变成了大众快餐,纯正的文学作品完全变成了一些卫道者努力维护的雅事。

    如此状态,要求在静思中悟道,才可以启发智慧,拓宽心灵,引导大家进入超脱的禅几乎是苍白的,无力的。尽管现在走进寺院烧香拜佛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却并非为了禅,为了通达和圆满。他们要么是当作一种风景进行参观旅游,要么是为了寻求安慰,寄托内心的不安。你只要稍微用心一听就会发现,那些不惜大把大把烧钱的人,所求的不是升官就是发财,几乎听不到有谁在为长辈求安祈福!而身在净土中的修行者,同样出现为了色相,因为贪念不惜大打出手等现象。

    悟禅需要的是一颗清净心,在澄明中达到忘我,从而证悟。
 
    而今,树欲静,风却不止!

 
 
    写作禅诗,本是偶尔间的无意之识。

    那年应约为一本图书写作有关佛教文化的文字,随即走访了几家寺院,在完成应约的稿件之后,闲下来读着那些文字时,突然有种感悟就随兴写了几个句子。后来再次拾起,竟发现那些文字颇有些禅意,于是把那些有禅意的文字重新组合了一下,遂成了诗,后来在一家佛刊上登了,没想到这几首小诗会引起几个好友的感慨,觉得这样的禅诗很好,更易令人莞尔。

    “‘佛在路上/繁茂的林木或者野草/皆可给我当头一喝’,即使是石头、花朵、小鸟,这些平淡卑微的事物,在作者眼中,有限的生命都得到了无限的延伸。一株草里可有琼楼玉宇,一片湖里可现人间有情,这不就是‘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真谛吗?禅宗曾言,‘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从表面看花落是因雨的缘故,柳絮纷飞是因风的缘故,其实落花飞絮无非是自然行进的过程。只要达到内心的自然和宁静,才是最有力量的修行。无论是山是湖,它一直都在那里巍然不动,不管风吹还是日晒,或是谁从它的身体里走过,都不改本性本色。‘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若众生皆如此,以入世的姿态出世,以超然的心态生活,定能觅得修心静心的无上法则。”

    这是一个读者对我写的一组禅意诗歌的评论,她的评论让我心有感慨,原来禅意并非我所想象中的那样遥远,这世界还有很多人在心中存着禅意,只是他们没有找到合适的出口罢了。

    而对于一本禅诗的写作,我知道这铁定会让我脱下一层皮,尽管脱完这层世俗的皮相后我还将是一副肉体凡胎,只希望我的内心能变得更加淡然,不再有大悲大喜不说,更要放下张狂与得意。而我也知道这并非因为年龄上的成熟,而是心态上的淡泊,是放下了包袱,也放下了曾经想要的名利的轻松!
移动客户端
扫描登录手机 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