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赵翼如:漂流的紫砂壶

2016/9/6 20:49:35      来源:宜兴发布      人气:2795
 

   春天,我刚离开视觉柔和的陶都宜兴,就来到触感硬性的荒漠峡谷,随孩子开始了美国66号公路自驾游。

   听起来太传奇,因一条公路而形成了国家独特的文化符号?“Route 66”凝聚了太多的美国精神:“在路上”。开拓与自由梦想。路上走过海明威、凯鲁亚克、阿甘……导演拉塞特干脆宣称,《汽车总动员》是他写给“Route 66”的情书。

   始建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公路,曾从地图上消失。如今随处可见废墟遗址旧物,老的加油站、涂鸦墙、汽车坟场等。

 

   那天,开车途经一个叫HOER的小镇。走到街角拐弯处,某种直觉让我停顿、转身。是什么穿过岁月忽然将临?一把紫砂壶,静卧在废弃的原木小屋窗台,和一堆老车牌厮守。

   我大有故人相逢感,想近前探究,却立刻被告知:那是私人领地,不可随意惊扰,小心窗口一把枪对着你!

   只好遥遥相对。那不大的壶线条简约,极具民国姿态。它像飘过大海给我递来的漂流瓶,让我破译其中的秘密。

   于是我看见一个从陶都出发的旅人,80年前随身携壶,一脚踏进了遥远陌生的国度。此番远行,是突然而至的念头,还是心存已久的怀想?猜不出。制壶的父辈,一定不会想到壶会漂流远方。

   旅人留下了拓荒者西进的车辙。据说美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汽车和公路。66号公路,是由车轮来书写的,路上布满呼啸的影子。想在这里生存,先得把自己练成一个飞转的轮。

 
 
66号公路的旧旅馆

   故乡陶都从来沉静安详。“Route 66”却要他拧紧体内的弦,用意志撑起愿望,轮子一样开始滚动。

   公路一寸一寸铺开去,轮子一码一码挪过来。马车、单车、摩托车、汽车。车流撵着日子,让人进入一种流的状态,不知今夕何夕。

   起初,在过于喧闹面前,旅人有点茫然失措。惊鸿一瞥,紫砂壶潜伏在车流声息里。

   壶的神奇,在于和车轮的隐秘呼应。通常,反差很大的东西搁在一起最微妙。铁血无情的钢铁石块,需要平衡的张力。紫砂壶以其土质的温婉,成为缓解劳顿的减压容器,也为“Route 66”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

   孤独的夜晚,人与壶默然相对,就寻到了知己。他相信人与壶都通晓一种语言。紫砂陶有山水衍生的秉性,寄存着故土滋味。凝视间,有一种不变的气定神闲。壶里流出的茶水,也像从心里延展出来。

   一壶在手,坚硬的地面便有了温情气息。

   道路的辙印、额头的皱痕、纷乱的世界此刻因壶而变小了。

   没有脚的紫砂壶,渐渐行走在异乡的天空下,一点点拓展着它的语境。

   后来,旅人大抵陆续开过汽车旅馆、乡土酒吧。紫砂壶连同酒杯,穿梭于牛仔裤和白衬衣之间……

   悬挂在车轮上的国度,是否由此嗅到古国茶香?

   旅人在异乡老去。后来呢?

 

    我们从芝加哥开到洛杉矶。穿越八千里路云和月,似乎看到了这个失传故事的现实版。

    在另一个小镇XZ,我去美国朋友飞飞家(她是做汽车发动机的工程师)。不期然间,发现她玻璃柜的一角,全是紫黑的身影。乍一看的朴实,与细节的生动并存。

    “你也喜欢紫砂陶?”我讶然。

    “哈哈,我就是一把出窑的壶啊。”她笑得爽朗。

   接着一件件捧出她的宝贝,细说其来历:实际上它们都很家常,不值多少钱,我经常换着使用。不同的背景音乐下,取出不同的壶。有一种心情要回到这茶壶里寻找。我喜欢这壶的手感、它的沙质效果,看一眼也过瘾。我欣赏这壶的清凉,它的定力。做壶是世上最慢的活儿之一吧,太快的车轮,得有壶陪着……

   一瞬间,车轮碾过我的记忆。莫非她就是那位旅人后裔?惠特曼说:一个孩子朝前走,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漂流的紫砂壶,被冲上岸后,慢慢会在人心里登陆。

   故事还有更意外的结尾。

 

   回南京之前,朋友阿华邀我去看美国的航空飞行表演(这位是研究飞行动力的专家),那真是天空打开的礼物——特种飞机的魔法棒一划,超现实画面一个接一个,把我看傻了。周围人惊喜地尖叫。恍惚间来到朋友家,随手接过一杯茶。我的目光一下子直了——怎么又是紫砂陶?

   我回赠了新的阳羡茶,隐隐听见壶里的风声水声。这次在美国一而再三与之相遇,甚至在超音速飞行轨迹中,也能感觉壶的存在。它是中国感知世界的触须?

   似乎进入了一条通道,不仅是地理的,更是一条时间通道。我们好像“在路上”寻找自己生命的来处。一个安然的、绿意葱茏的世界,正慢慢在壶里涌现。

 
移动客户端
扫描登录手机 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