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曹元勇:读萧红只谈《呼兰河传》是不够的

2016-07-27 17:45:31      来源:澎湃      人气:2664


《生死场》,萧红 著,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6年1月

    萧红是民国时期的四大才女之一,是当中最短命的,活了31岁。这么多年过去,很多同时代名气很大的作家和作品已经被人遗忘了,但是萧红的作品反而越来越有光芒,为读者所喜爱。我们现在的文学史研究、文学批评更多是谈她的《呼兰河传》。但如果我们仔细地去阅读她的作品就会发现,只谈《呼兰河传》是不够的,必须要谈到《生死场》和《马伯乐》。

萧红出生在辛亥革命那年的端午节,按东北当时的风俗来讲,端午节出生的小孩不吉利,萧红家对外是隐瞒她真正出生日期的,一个人的出生日期都常被说是不吉利的,对一个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她的祖父是一位非常有文化的人,性格非常温和,对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很爱护,这对萧红的影响也非常大。萧红8岁时她的母亲就去世了,她的父亲很快又续娶了妻子,在北方乡村的风俗当中,继母一般都对前任妻子的孩子不好,萧红的继母就对萧红比较冷淡,她的父亲也对她不太亲近,但该尽的责任还是做到了,比方说在东北那个时候让一个小女孩去读书是比较罕见的,她的父亲却把她送到了哈尔滨的女子中学去读书,她的父亲从思想上来说还是比较开明的,只不过在家里可能会对前妻的女孩表现得冷漠一些。

萧红16岁的时候上中学,学校里面有几位老师对她影响很大,萧红后来的写作为什么和其他人不一样,其实和这几位老师是有关系的。她的美术老师高仰山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思想受到那里左派艺术家的影响,注重表现普罗大众的生活,这也影响到他的学生,包括萧红。有一个细节很好地表现了这一点,萧红在一次美术作业中,并没有选择老师提供的静物作为绘画对象,而是跑到他们学校的更夫那借了一个烟袋,又搬了一个石头,就这么画了起来,她选择了能代表底层人物形象的物品,这幅画被老师命名为“劳动者的恩物”,她关注底层,不直接控诉,而是选择了一个物品来代表它,后来我们也能看到她写《生死场》和当时萧军写《八月的乡村》是完全不一样的,萧红写的是底层的人民,可以说这是从中学的时候就种下的种子,她潜在的异于常人的艺术感在那个时候就被激发出来了。当时还有一位语文老师,萧红从语文老师那借过一本书,是美国作家辛克莱的《屠场》,描写的是底层工人的悲惨生活,这本书对萧红的影响很大,让她意识到用画笔画东西是有很大局限性的,而文字的艺术表现空间大得多,所以她转而爱好文学,起了个笔名叫“悄吟”,并开始写诗。

萧红长大后曾经私奔过,后因此被家里人关禁闭,在关禁闭的期间,萧红与她的一位小姑妈来往密切,她的小姑妈因不答应家里安排的婚姻而被关了起来,萧红从自己和小姑妈身上看到了女性在当时社会的地位,家族、社会意识形态对女性的束缚,后来萧红写《生死场》、《小城三月》、《呼兰河传》当中都有对受社会风俗压抑的女性悲惨命运的描写。她曾说过:“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

萧红的经历非常不幸,也对其创作有很大的影响,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写出的作品也不一样。

《生死场》到底写了什么,我觉得读者不应该听评论家说写了什么,因为评论家都是以自己的眼光来看,实际上是片面的,所以我觉得对一个真正的文学爱好者来说,要想知道一本书是写什么的,就要去捧起书来看。

萧红的写作非常细腻,她的细腻并不是说用很多语言去进行描写,而是用简单的几句话,抓住最最关键的东西。很多名家对《生死场》都有过评价,这些评价的影响很大,对当年萧红坚持作家之路有很大的影响。

比如说胡风,他是一个大文学批评家,他对生死场的分析应该说是非常准确。他发现这本书里写的农民,像蚊子似地为死而生,后来又巨人似地为生而死。当时文坛上流行的是要写一部巴尔扎克式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大家都一心要批判社会,写中国人怎样觉醒反抗。所以胡风从自己文学观的角度来看生死场,看到了三个缺点,但反过来讲,这三个缺点可能恰恰是生死场的优点,因为这正是萧红的写法,就像我们前面说她画更夫的烟袋,而不是给什么画什么。

胡风第一点说的是萧红对题材的组织力不够,全篇显得散漫没有逻辑关系,但是我们想想,当时的农村社会,一个村里面其实是找不到一个中心人物的,在自然状态下的人们,每天过的都是没有灵魂、精神的生活,都像其他的动物一样过着物质的生活。萧红对此看得很透,乡村社会本来就是这样散漫,萧红便按着这样写了。所以胡风在批评的时候,是期望她写出主流的样子,而萧红心里想的是,我知道有主流的样子,但是我要尊重我看到的真实,所以这是两个文学观念的冲突。

胡风第二个讲的是人物描写方面的不足,其实鲁迅也认为《生死场》的人物形象不饱满。但实际上因为它有象征主义小说的意味,是散文化的小说,就不会刻意地去刻画人物,而是主要写这一群人的生活状态,这些人的生活才是主角。这样的小说在今天来看完全是正常的,但是在三十年代那个现实主义小说占主流的大背景下,萧红的文学观会显得比较另类,她遵从了她内心的真实,很多时候寥寥几笔就刻画了一个人物。

第三个批评是说她的语句太特别了,欠锤炼。从现在搞出版的角度来看,《生死场》的语句肯定会被改掉很多,但那样就不是萧红的作品了。新中国成立之后,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过一版《生死场》,对它做了很多句式修改,很多意境就没有了。比如对成业和金枝谈恋爱的细节,也都改掉了,其实萧红已经写得非常克制,那个版本认为这是性描写,就删掉了。归根到底句法特点不是错,主要是萧红的写法是象征主义的、诗意的写法,不是现实主义的写法,这样的情况下,她对自己的语言有特殊的追求,至少想要达到一个陌生化的效果,而从胡风他们当时现实主义文学观来讲,他的批评是有道理的,但这三点我们完全可以翻过来去看,也很有意思。

萧红笔下的乡村与很多作家的不一样,如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是田园牧歌式的,优美恬静,而在萧红的笔下,农村是多么残酷。沈从文笔下的农村是我们很多人想象当中的乡村,风景优美,民风淳朴;莫言笔下的乡村--《天堂蒜薹之歌》,写改革开放年代的乡村,农民在国家机器面前极其渺小;阎连科写过一本叫《炸裂志》,写一个村的男人靠偷抢,女人靠卖身发家致富,后来这个市变成直辖市,完全靠着打劫过路的拉煤车。所以说作家笔下的农村是各式各样的,有理想化的牧歌式的,也有非常残酷的。

萧红的散文像小说,她的小说像散文,文体之间的鸿沟被打破。当时人总批评萧红的句子、人物描写不够好,她也有点反感,其实她不是不会写情节、人物饱满的小说。她也写过有情节的长篇《马伯乐》,对人物的塑造也是栩栩如生。后来写《呼兰河传》的时候萧红已经经历了很多,相比写《生死场》的时候心态有很大的变化。写《生死场》时她是要把自己内心的作为女人的愤怒都要爆发出来,根本不管别人看法,而在写《呼兰河传》的时候她的心态已经平稳了,如同河水一般去追忆、控诉。以准备闯文坛的心态写《生死场》,和到后来生命即将走到终结的时候写《呼兰河传》,是不一样的。

萧红的小说观念与当时主流的很不一样,她的小说写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当中现代派小说的自觉实验作品。她认为有各式各样的作者,就有各式各样的小说。她觉得鲁迅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可以启蒙别人,而她觉得自己没有达到那样一个高度,只能站在和笔下人物平等的立场上来写,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异类的文学观,只有这样的文学观才写出与当时主流不一样的作品。我们当代一度有改革文学,工厂文学,有写农村的包产到户的文学等等,但这些作品到今天来看,文学价值比较低,配合国家政策来写作的文学是缺失主体性的。后来只有有自我觉醒意识的这些作家,像莫言、贾平凹、王安忆、韩少功这些人,才经过时间的筛选,成为当代文学当中最重要的作家。萧红也一样,她的作品围绕两大主题展开:一类是底层人物的生活,一类是带有自传性的。所以萧红的作品为什么能变得越来越让人喜欢,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应该说和她写作内心真实,而不是从宣传和当时社会主流要求的角度来写作有很大的关系。萧红经过七十多年,也逐渐成为像张爱玲、鲁迅、沈从文这些作家一样的,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移动客户端
扫描登录手机 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