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细读杨绛:散文像清茶 芳香沁人

2016/6/11 17:52:00      来源:华西都市报      人气:2877
 

岁在丙申,初夏五月。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仙逝。有人在朋友圈里传播她的语录,而且不管是不是她说的,“道理是对的就行。”杨绛如果有知,也不会喜欢这么不讲究的纪念;有人在网上点电子蜡烛,送别这位“最后一位被称为‘先生’”的女作家,虽然可能连女性为何被叫先生一无所知;有人钦羡杨绛与钱钟书是神仙眷侣,学问水平和灵魂深度上都“旗鼓相当”;还有一些人,打听到一些小道消息,去臆测杨先生的私德。杨先生生前“万人如海一身藏”,低调淡泊度日。临终也叮嘱不希望被打扰。外界的这些议论,嘉奖也好,诟评也好,对她的意义,早就轻如鸿毛了。

这一次,我们不说她的夫君,不评价她的性格,不感慨她的传奇,我们只说她的作品。让我们从文本,细读杨绛。

杨绛做文学翻译,除了堂吉诃德,她还翻译柏拉图对话名篇《裴多》,成为哲学翻译经典。据说,影星林青霞读了喜欢,买了很多本送给朋友。

杨绛写小说,被文学评论大家施蛰存评价为“半部《红楼梦》加上半部《儒林外史》”;她编戏本,早在1940年代,就写出了比夫君钱钟书出名更早的《称心如意》等“含泪的喜剧”剧作。

在散文创作上,杨绛的成果则更为显著。晚年的杨绛,散文佳作频出,从《干校六记》到《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此外,她写的一系列怀念故人的短篇,自成一派,备受喜爱。

她创造了一种特色极其鲜明的散文文体风格:白描中见功夫、简淡中含深情,成为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名篇。

杨绛善于写人,在《记钱钟书与》,让读者看到大学者钱钟书日常生活中不为外界所知的“痴气”;在《回忆我的父亲》中,看到她当大律师的父亲,如何表现出一个忧国忧民知识分子的担当,以及对女儿杨绛的栽培和用心;在《回忆我的姑母》中,则看到她那位被鲁迅先生写进文章进行讽刺的当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的姑母,生活中真实的一面以及在抗日中表现出的高风亮节。

虽然钱钟书学者名声甚隆,但也有不少文学研究者对杨绛的文学成就给予高度重视:“论文笔,杨先生是丝毫不输给钱先生的。”钱钟书本人也承认,妻子的散文是最好的。

他们的女儿钱瑗,曾对妈妈杨绛与爸爸钱钟书的散文作品进行对比:“妈妈的散文像清茶,一道道加水,还是芳香沁人。爸爸的散文像咖啡加洋酒,浓烈、刺激,喝完就完了。”

细读杨绛,从她的散文开始。

朴素深沉,是文风也是修养

(推荐阅读:《回忆我的父亲》)
 

杨绛的散文创作开始较早。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她写过《阴》等散文,文采绚丽,意识流派。在随后几十年,她的散文写作中断了。直到1980年,杨绛读了清代沈复的《浮生六记》后,决定要写一写自己的干校经历。最终,她写就长篇散文《干校六记》。这一次她的散文文风与几十年前迥异:朴素精炼,深沉含蓄,言简义丰,不与长时间文坛上流行的虚夸、浮躁、雕饰等风气为伍。读来反思良多、深刻难忘。用学者止庵的话来说,“这使得杨绛散文在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散文史上成为一个大题目,不能不重笔书写。”

在止庵看来,杨绛散文语言具有“准确的美,朴素的美和精炼的美。不像一般所谓诗化诗言那样在句式上耍什么花枪,她的句式都很规范,有如寻常说话,属于真正散文的语言。她很少抒情,不大议论,就是抒情议论也是很平凡的字句,以表达真情实感为宗旨,她一般不大写诸如警句之类的东西”。真正了解到杨绛这一特点的人,就算没有完全读过杨绛的作品,对网络上流传的以杨绛为名的排比警句,至少要存在戒心。

除白描这个语言风格,杨绛在选材上有高超的鉴赏力。止庵举例说:“杨绛散文很少有单独的抒情成分,但她的文章却是最有情的,其感人程度为那些抒情散文难于相比。这是因为作品的内容有情,不用抒发就已经打动人了。”

在《回忆我的父亲》中,杨绛写自己在外面读书放假回家,“第一个暑假回去,高兴热闹之后,清静下来,父亲和我对坐的时候说:阿季,爸爸新近闹个笑话。我一听口气,不像笑话。原来父亲一次出庭忽然说不出话了。全院静静地等着等着,他只是开不出口,只好延期开庭。这不是小小的中风吗?我只觉口角抽搐,像小娃娃将哭未哭的模样,忙用两手捂住脸,也说不出话,只怕一出声会掉下泪来。我只自幸放弃了美国的奖学金,没有出国。”

止庵说:“‘文化’在她这儿是‘化’得最纯熟的,丝毫不露痕迹,文化不是作为一项内容而是作为一种底蕴出现在她的文章中,文化也就是她的心态的一部分,这是她高超的地方,也是她平易的地方。杨绛有大学问,但她的文章中从来没有流露出令人生厌的教训的口吻。对于文化,也没有煞有介事的感伤意味,没有那种自以为是的太沉重的使命感。”

可见,深沉、实在、朴素、含蓄,在杨绛那里,是可以修炼的文风,更是她的人生境界、人格修养和人文学识的表现。

白描人生况味 深思哲学命题

(推荐阅读:《干校六记》《我们仨》《写在人生边上》)
 

杨绛的散文,有长有短,出了很多集子。如《春泥集》《走到人生边上》《我们的钱瑗》《杂忆与杂写》《倒影集》《将饮茶》,另还有集外散文多篇。其中,《干校六记》被提到的频率最高,也被读者念念不忘,成为不断被阅读的经典。

1970年代,杨绛和钱钟书曾被下放干校学习。从干校回来8年后,杨绛动笔写了《干校六记》,名字仿拟自沈复的《浮生六记》,记录了干校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

杨绛以“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事”、“误传记妄”等片断,从容平实地折射了干校中人与人的关系,反映了她以“静”判动的美学追求。钱钟书为杨绛《干校六记》所作的序言中特别点明:“‘记劳’,‘记闲’,记这,记那,那不过是这个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插。”

杨绛大多采用白描手段,较少修饰乃至于不修饰,虽则尽管是日常琐闻,而视野却十分广阔深邃,处处体现了她的深沉、实在、朴素、含蓄。这一如杨绛往昔的风格,不乏调侃、幽默,人们在看似轻松的阅读中,体会深邃、体会冷峻,体会杨绛她那独特的、充满回味的浅笑。

《干校六记》写成后,杨绛自信这部作品将超过她以前的作品。据著名传纪作家、曾经过杨绛本人审阅的《杨绛传》作者罗银胜研究、撰文提到,在写作前,杨绛曾将写《干校六记》的想法告诉钱钟书,钱钟书却“泼冷水”道:写什么“六记”,没有用的。但作品完成后,钱钟书觉得很好,立即写出一篇“小引”。这篇“小引”,就是后来《干校六记》出版时的“序言”。《干校六记》1981年甫一出版,立即引起读书界的热烈反响。2000年9月,它与钱钟书的《围城》一起,被遴选为“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

跨入新世纪后,杨绛在整理编订钱钟书遗稿之余,没有间断自己的创作。2003年,她出版家庭长篇纪事散文《我们仨》,因其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笔而深深打动读者,风靡海内外,再版达100多万册。写该文时,杨绛先生已经92岁了。她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为我们讲述了“我们仨”共同走过的一段悲怆而温暖的旅程和一个人思念仨的凄美情思。

读《我们仨》能感觉到,杨绛似乎将故去亲人当作活生生存在,跟他们娓娓而谈。对家和家人的沉思冥想、甜蜜回味,使本应充溢孤苦之情的老作家,呈现出坦然、淡然、宁静,充满着幸福、满足和自信。

《我们仨》问世4年后,杨先生以96岁的高龄推出人生思考录《走到人生边上》。“走到人生边上”,这个书名,很多读者自然就会联想到钱钟书先生的旧作《写在人生边上》。罗银胜说:“这不仅仅是字面上的差别,更是生命暖流中两个默然相契灵魂的长相守望,如此这般的‘夫唱妇随’,令我感动莫名。”

在《走在人生边上》中,杨绛关注了很深刻的哲学问题。人的灵魂、个性、本性,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命与天命以及人类的文明等问题。融会了文学、哲学、伦理学精神分析等学科的知识,并形成了自己的思考。她还以多篇精彩随笔对自己的看法加以佐证。思路缜密,文笔优美。

为什么要写这么一本书?杨绛说:“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我对想不明白的事,往往就搁下不想了。可是我已经走到了人生边上,自己想不明白,就想问问人,而我可以问的人已经走了。这类问题,只在内心深处自己问自己。”

这是杨绛先生对人生不停地追问,而正是她的追问,让我们看到了她不竭的生命活力。

描摹骨肉亲情,情深字简

(推荐阅读:《记钱钟书与》《回忆我的姑母》,102岁回忆母亲《忆孩时》,写小妹《记杨必》等)
 

研究钱钟书的人很多,分析研究钱钟书的文章更多。但是说到谁写出一个最真实的钱钟书、最生动的钱钟书,谁能比得上他的妻子、知音杨绛呢。

杨绛善于写人,她不只写夫君,还写父亲、母亲、姑母、妹妹等。描摹骨肉亲情,语言至简,情感至深。

杨绛写夫君钱钟书,文章之长,曾出版过单行本的书。《记钱钟书与》,曾经由湖南人民出版社收入“骆驼丛书”出版。在《记钱钟书与》里,杨绛很耐心很细致地,用记叙的形式,围绕《围城》这部小说的创作始末,贯连了钱钟书从童年到晚年的一生。杨绛按照两个部分写:“钱钟书写《围城》”、“写《围城》的钱钟书”。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名鼎鼎的《围城》,是如何被“捏造”出来的,以及“捏造”它的作者从小就具有怎样的“痴气”。

在全书开篇,杨绛首先透露自己为何要写夫婿钱钟书,“自从一九八〇年《围城》在国内重印以来,我经常看到钟书对来信和登门的读者表示歉意:或是诚诚恳恳地奉劝别研究什么《围城》;或客客气气地推说‘无可奉告’;或者竟是既欠礼貌又不讲情理的拒绝。一次我听他在电话里对一位求见的英国女士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我真担心他冲撞人。”杨绛还说,自己写此文,“既不称赞,也不批评,只据事纪实;钟书读后也承认没有失真。也许能供《围城》的偏爱者参考之用。”

在此文中,杨绛文笔自然、朴实,又流淌着浓浓的爱意。她还透露很多钱钟书生活创作细节,读来格外有趣味。比如她写钱钟书写《围城》时的好玩情形,“每天晚上,他把写成的稿子给我看,急切地瞧我怎样反应。我笑,他也笑;我大笑,他也大笑。有时我放下稿子,和他相对大笑,因为笑的不仅是书上的事,还有书外的事。我不用说明笑什么,反正彼此心照不宣。”读到此,会深深感慨:这是怎样一种心灵相通的默契!

读杨绛这篇文章,很多人对“写《围城》的钱钟书”有了更为生动的认知。作为学者的钱钟书,其学识之渊博,视野之广阔,令人惊叹。作为作家的钱钟书,给人们的感觉是神秘的。杨绛为读者写出了一个真实的钱钟书,一个从小“痴气”旺盛、天生一副作家脾性的钱钟书。
 

在无锡,杨家和钱家都是望族大姓。杨绛的父亲杨荫杭(1878-1945),字补塘,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辛亥革命成功后,经张謇推荐,就任江苏省高等审判厅厅长兼司法筹备处处长,后又任浙江高等审判厅厅长。任职期间,他秉公执法,以不阿不谀闻名。黎元洪执政时,杨荫杭被任命为京师高等检察厅长。后辞职重操律师旧业。在《回忆我的父亲》中,杨绛对父亲有深情的回忆和记录。

杨绛的姑姑杨荫榆,是中国首位女子大学校长。许多人知道她,是因为鲁迅先生的名作《纪念刘和珍君》。在鲁迅的笔下,这位女校长的形象并不光彩。但是杨荫榆的生平事迹少人过问,更鲜有人知她为保护遭受日军强暴的妇女同胞,在苏州死于日寇乱枪下。在杨绛的回忆录中,我们知道她的这位姑母生活中虽不算可爱,但却是一位很有性格、不向命运屈服、有大气节的坚韧女人。此外,杨绛还写她的英年早逝的小妹《记杨必》,102岁时又写了回忆母亲的散文《忆孩时》,呈现出这些她生命中重要的人物的精彩、可贵之处,又仿佛看到一个时代的影子。
 

华西都市报记者 张杰

 

 

 

 

 

移动客户端
扫描登录手机 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