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迟子建:文学不能因网络而降低门槛

2016/5/5 15:57:15      来源:黑龙江日报 杨宁舒      人气:2411

 
    著名作家迟子建的小说《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被改编成电影《布基兰》,即将于5月6日在全国公映。近日,她在接受黑龙江日报记者采访时畅谈了自己对网络文学及生态、微信碎片化阅读、中国文艺电影等诸多文化现象的思考。

  网络作家应该多读经典,否则就缺乏文学最重要的营养

  记者:传统文学是否应该顺应形势的发展,在网络传播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怎样引导热爱网络文化的90后乃至00后拥有更深层次的文学审美,选择更好的作品去阅读?

  迟子建:文学的标准,不会因载体的不同,产生不一样的标准,那样也不符合文艺发展的规律。也就是说,不能因网络发表平台的宽松和便捷,而降低文学的门槛。前年省作协组织过一次网络作家座谈会,网络作家很有朝气,沉浸在自己的天地中,优游自如。但是听他们发言,我感觉他们当中一些人,对社会生活缺乏认知,好在他们有人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很多网络作家的阅读,来源于近些年网络的流行读物,我觉得存在着你说的深层次审美的不足。所以网络作家应该多读读经典文学作品,否则就缺乏了文学中最重要的营养。

  记者:网络盗版现象屡禁不止,您的作品也曾经被多次盗版,能够对此谈谈您的看法?应该如何应对?

  迟子建:盗版是有深层次原因的,我们只有厘清原因,才能有效地打击盗版。我参加活动时,读者带来的求赠签名的书,就有盗版书。去年与作家们去边境采风,当地读者从新华书店买的我的书,也有两种是盗版。我无力追查源头,只能在个人微博澄清,让读者不要上当。中国的图书价格,比起其他国家,算是低的,但相对我们的国情尤其对一些生活在经济不发达地区而又有读书渴求的人群来说,图书价格还是偏高了,那么他们买廉价的盗版书,就是不得已为之的。所以现在的“农家书屋”工程,很受欢迎。我的几本书,也列入了农家书屋工程,它低折扣,作者获利少,但有益于低收入读者,我就支持。

  记者:您现在是否使用微信?对于学者们批评的朋友圈“鸡汤”泛滥、阅读碎片化、各种“晒幸福”等现象,您怎么看?

  迟子建:我用的还是老版手机,只是接打电话和收发短信。我不用微信,对各类满天飞的消息,也没甚兴趣。阅读还是要精深,才能吸取其营养。但我不反对别人用微信,因为那是人家的自由。

  社会公信力的提高,会对网络环境有较大改善

  记者:今年全国“两会”上,您带来一个《关于院线影片植入“百秒公益纪录片”》的提案,建议植入位置是片头,植入内容很广,比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介、禁毒、最新科研成果发布等。让蓬勃发展的电影产业,在社会责任的担当中发挥巨大功能。能谈谈您的初衷和设想么?

  迟子建:我们小时候看的露天电影,都有加演片,就是新闻简报。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作为文化传播工具的电影,起到了让国民了解国家大事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新闻,非常便捷了。但电影还是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责,可以在片头植入百秒公益纪录片,发挥它的功用。据说新加坡就是这么做的。

  记者:其实,比电影产业发展更加迅猛的,是我国的互联网与新媒体,现在我国有7亿网民,您觉得应该如何创建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精神家园,文艺作品在其间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迟子建:我是作家当中用电脑较晚的那拨人,用电脑写作,也是近些年的事情,以前一直是手写,对互联网比较陌生。我上网,多是浏览新闻,收发邮件,没有在网上看过文艺作品,因为我还是习惯纸质阅读。无论网上还是网下,我们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是一样的,所以黄金与泡沫,在两个领域都应该存在。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在我看来,除了政府部门的有效引导,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个人素质,道德感以及文化修养。当然,前提是社会的公信力提高,网络环境会有较大改善。

  记者: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发达,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批新的文艺类型,比如2015年,影视圈掀起了I P改编热潮,多部网络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从《盗墓笔记》、《无心法师》到《花千骨》,几部网络文学改编剧大受欢迎,并催生了一大批网络作家跨界编剧行业。再比如,文字的数码化、书籍的图像化、阅读的碎片化等等,无论是文艺还是社会,似乎都在经历着大的变革,您对此怎么看?

  迟子建:很抱歉,这几部热剧,我一部都没看过。我对流行文化始终抱有警惕。文字的电子化,我在逐渐接受。比如新作《群山之巅》,就售出了电子版本,所以年轻一代的读者,可以选择读电子书,据说在亚马逊卖得还不错。网络文学和我们常说的纯文学改编成的影视剧,我想在气象上会有不同。受众的欢迎,并不说明这部剧占领了艺术高地。当然,传统文学也要藉此“返躬自省”,我们的某些作品,是不是缺乏人情味?

  文艺片想要赢得观众,首先要信任观众

  记者:《布基兰》是您的小说《白银那》和《额尔古纳河右岸》被先后搬上银幕后的第三次“触电”。您的文学作品一直受到读者喜爱,但是改编成文艺电影,确实还有一定难度,比如小说中弥漫的诗意情怀,神秘的氛围,还有天人合一的动人画面,我想都是需要影视工作者去认真揣摩与把握的。您看过《布基兰》的样片么?对自己的小说被搬上银幕有何评价?

  迟子建:小说是用语言说话的,电影是用镜头说话的,是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白银那》是十六年前长影的韩志君编导的,汇聚了当时的一批实力派演员滕汝骏、凯丽、田海蓉、杜源等,就在我故乡拍摄完成的,在长春的首映我参加了,韩志君力图拍成一部诗意电影,所以当时票房不是很好。《额尔古纳河右岸》应该是我最期待拍好的电影,因为我二十多年前就与斯琴高娃有联系,所以这部长篇的电影改编权售出后,我与投资方沟通,短信给斯琴高娃,力邀她参加,她也欣然答应了,在我心目中,她是这部戏绝对的女主角。不过她从内蒙古根河拍完她的戏份,来哈尔滨我家小聚时,她对改编表示遗憾,所以我至今没看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在国外参加某个电影节,得了服装和摄影奖,几乎是无声无息。现在版权期已过,也有投资方想要再拍。《布基兰》的初剪版,我在京开“两会”期间看了。风景和音乐较美,情怀也好,导演很用力,就是故事改编有点牵强之处,就是你说的那种“天人合一”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来。无论如何,我尊重所有导演的想法,因为我把再创造的权力交与了他们,他们有权“处置”我笔下的人物。但《布基兰》还是有它的优点的,相对朴素。

  记者:目前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还是很好的,但是卖座的大多还是商业片,您觉得文艺片应该如何生存与发展?小成本制作的电影,如何体现大的情怀?

  迟子建:电影进入市场以后,不得不考虑票房。很多商业大片,动辄上亿的投资,拍出的片子确实很空洞。而投资方对文艺片的投入,都很谨慎。因为即便小投入,也要三四百万。有些文艺片,又想要市场,又想要文艺,左右兼顾的结果,可能就会造成电影的“夹生饭”。我们知道伊朗电影基本都是小投资,可他们拍出的片子却很有人文情怀,口碑和票房也不错。一部片子的好坏,还是取决于电影主创人员的才华和境界。中国的文艺片,要想赢得观众,首先要信任观众,靠艺术魅力赢得他们,也一样会有不俗的票房。

移动客户端
扫描登录手机 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