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季学军:拜访杨光中

2016/2/29 19:59:14      来源:      人气:3497
     羊年岁末,去沪开文笔会的头一天,特意去宁拜访了《青春》杂志社原编审杨光中老师。杨老师是福建闽南人,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南京工作。或许是对家乡有着解不开的情结,从《青春》杂志社退休后,杨老师一直居住在鼓楼区福建路。快到福建路时,我们电话告知杨老师我们快到了。当我们来到华福大厦门前时,一个鼻梁上架着老花镜略显瘦小的老人,正伫立在寒风中向我们微笑着打着招呼。这就是杨光中老师,一位80岁高龄,腿脚不太利索的老人。杨老师伸出了手,寒冷中老人的手传递给我们阵阵的温暖。

    第一次和杨老师见面还是94年的夏天。90年代,《青春》杂志发行量在全国居高不下,那时杨老师已是杂志的编审了。94年年初,当时还在镇党政办做报道员的赵日超,他的散文《我在路口等你》被《青春》杂志评为二等奖。在信息封闭网络还不发达的那时,赵日超的散文被评上二等奖,他却一点也不知。那年夏天,杨老师顶着炎炎烈日,从南京来到了我们的偏僻小镇。杨老师在镇党政办为赵日超颁了奖。作为一名资深编辑能千里迢迢的来为一个无名小卒颁奖,赵日超那天激动得是泪流满面。南京大学教授包忠文是这样评价杨光中老师的:一位真正的编辑必须要有一种愿为无名者铺路,乐为他人做嫁衣的“甘为人梯”的无私奉献精神,杨光中无愧于编辑这一称谓。颁奖的那天,杨老师的这种敬业精神感动了镇政府的所有人。也正是这种精神感染了赵日超,也奠定了他不畏艰辛地走从事文学创作之路。如今赵日超创作的散文屡获全国大奖,也成为了全国知名的散文家。提到杨光中老师,赵日超不无感慨地说,杨光中老师是他散文创作的引路人。

    不为名,不为利,能屈躬为新人着想的编辑才是人们心目中真正的编辑。镇中学校长听说,镇里来了一位省城的大作家、大编辑。便慕名前来请杨老师为学校师生们讲一节写作辅导课。杨老师二话没说答应了。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也旁听了那节课。掺杂着闽南普通话的杨老师知识渊博,他的生动有趣、旁征博引的讲解至今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杨老师说,写作是生活的积累,然后再加上自己的思想观点,用文字的形式写出来,文章也就出来了。言简意赅的朴素语言,给人一种文学创作的欲望。那天,杨老师还给我们讲了他们编辑部,帮助北京一名残疾人走上写作成功之路的故事。她叫赵泽华,文革期间几个坏人追逐着她,慌不择路的她跑上了火车轨道,不幸被火车压断了一条腿。就在她对生活失去信心时,编辑部的邢熙坤编辑给她写去了一封。就是这封信让她重新找到了自我。邢编辑又去北京看望她,鼓励她,帮她找工作。后来她用她的原型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叫《生命的坚持》。杨老师在镇中学的讲课也深深地触动了我的神经。我也揣摩着学写起了散文。96年淮阴市人民广播电台举办“我与广播”征文,我写的散文获得了优秀奖;97年庆祝香港回归电台又举办了“我的1997”有奖征文,我写的散文获得了三等奖。是杂志、报纸、电台架起了写作者和编辑之间的连心桥。对于写作者来说能遇上一名好的编辑会使人授益匪浅,终身难忘。

    杨老师领着我们乘着电梯来到了他的住所。他的住所简洁而浸透着书香。望着书橱中排列着一行行整齐的书籍,我们也感受到了这是一位与书结缘了一辈子的厚重老人。我们坐下后,没有一点师尊的杨老师又忙着为我们沏茶。一杯茶让室内增添了暖暖的意境。赵日超从包里拿出了一份淮安区报,上面刊有杨老师的文章。杨老师说,这篇文章是他当时在《青春》杂志做编辑时和上海作家叶永烈约稿交往的回忆。当时《青春》杂志办刊宗旨是既要扶持新人,又要联络作家,这样才能提高办刊质量,才有可读性。那个年代,《青春》杂志培养了很多作家。梁晓声的处女作《今夜有暴风雨》,苏童处女作《第八个铜像》都刊登在《青春》杂志上,后来他们都成了著名作家。曾任文化部部长的王蒙为《青春》读者长篇连载了理论《当你拿起笔》。为了与名家建立长期的交流,杨老师曾经去陕西拜访过,和习总书记同住一个窑洞的著名农民作家路遥、拜访过天才作家贾平凹。去北京看望过袁鹰,三次登门拜访过和他同乡的冰心老人。为了能和更多的作家建立联系,杨老师涉足过雪域高原,到达过鸭绿江边等全国各地,并和他们建立了书信往来。写《李自成传》,而得到毛主席肯定的著名作家姚雪垠,写作稿纸不够用时,就会写信向杨老师求援。当时很多人对文学都有一种痴迷的程度,一部好的作品能影响好几代人。现在大发展年代更要注重文化的培育。城市发展中要树立自己的文化品牌,地方发展中要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到北京人们自然会想到老舍茶馆,因为这种文化已在人们心中深深地扎了根。习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双丰收,这也正是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象征。杨老师侃侃而谈,我们似乎没有了年龄的界限。因为文学我们与杨老师结缘。杨老师在《青春》杂志做编辑时出版了好几部关于写作知识方面的书。其中《写作也有诀窍》这本书我一直珍藏着。可见杨老师是何等的关注和培养文学新人,他一直默默地在为无名写作者铺路。《青春》杂志面向全国发行,也是全国各地作家最喜欢的刊物。在与各地作家约稿时,杨老师收藏了巴金、叶圣陶、冰心、王蒙、路遥、贾平凹、姚雪垠等400多位名家手稿真迹。无疑,这些手稿已成为了当今不可获得的珍贵资料。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历的积累,阅历的丰富,心历的磨练;心胸自然豁达明朗。著作等身的杨老师把写作当成了一身的乐趣,至今仍然笔耕不辍。做编辑时他与全国的400多位作家建立了特殊的情感。能和400多位作家见面、约稿、书信往来,杨老师无疑是给当今社会扼守着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老一辈作家们身上有着光荣的传统,在艰苦条件下能创作出久盛不衰的精品力作,他们的这种不怕苦、不怕累,乐于奉献的精神值得每一位后人学习。“甘为人梯”,做了一辈子“嫁衣”的垂暮老人这次要将“嫁衣”做得更加的气势恢宏。400多份名家手稿,他正用手中的笔一份一份的还原着当时的情景经历。他要将老作家历经艰辛的创作精神挖掘出来,以示后人。八旬老人依然有如此高的写作热情,让我们再一次感动。望着嵌镶在老人脸上菊花般的笑容,我们真正地感觉不到冬季的寒冷。这本书的付梓,必将成为研究名家写作的珍贵资料!

    愿杨老师身体永远安康!愿杨老师的夙愿、梦想早日实现!

移动客户端
扫描登录手机 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