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如果你一生一直去掏自己的心,拿它写出一篇篇文章一本本书来,最后你以为把自己掏空了,可你会发现——你的一切都跑到你的书里,你的书就是你。
我花甲之年写了一首《笔墨歌》,歌曰:
笔墨伴我一甲子,谁言劳心又劳神。
墨自含情亦含爱,笔乃有骨也有魂。
如烟世事笔下挽,似水时光墨中存。
我书我画我文章,笔墨处处皆我人。
那时,我就想编一部自己的书,不是一般意义的文集,而是通过编这部书梳理和总结自己,用这部书体现自己。但如果那时我动手编了,今天一定后悔,因为我自 花甲之后才启动了对全国民间文化遗产和古村落的抢救,为此写下近百万字的激扬文字。没有这十多年来充满磨砺的人生,就无法完成一个更全面和完整的自己。于 是,今天可以编这样一部书了,虽然我仍然没有辍笔,却很想梳理和总结一下自己了。
是不是人到了我现在这个年龄,都特别想看明白自己?
大前年,我七十岁整,在北京画院举办了一个特立独行的展览,题目叫作《四驾马车》,将我在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四个领域的所作所为,以成果的 方式一并展示出来。同时出版了一部大型图集——《生命经纬》,用一千余张图片,见证我近一生在四个领域所倾尽的心力。然而,我还不满足,还需要以文字为主 的书籍方式对自己再做整理与总结。因为,我的第一表达方式是文字。我相信,只有文字才是最深刻的,只有文字可以精确地刻画思想,只有自己的文字才是自己生 命的文献。
所以,这部书主要是用自己所写的文字,表达我在文学、文化遗产保护、绘画及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思考、感受、发现、想象、价值观,以及思想立场;自然还有各种体裁各类文本的文学创作。在绘画方面,由于不能用文字代言,则专用一卷,让绘画自己说明自己。
几十年里,我一直在几个领域齐头并进。虽然某一时期——数月或数年,我生命的重心看似驻足于某个领域内,然而我却从来没有淡漠了对其他领域的关注。当一 个人具备某一种艺术的素质,就会对于事物的这方面多一份敏感。比如绘画的人对色彩、光线和形象的敏感,比如写作的人对于个性细节、思想与心灵的敏感。他身 上好像有这方面信息的接收系统,有意和无意之间都在工作,与写与不写、画或不画无关;笔不在写心在写,笔不在画心在画。只要写作和绘画不是职业,就不会中 断。为此,我一直在这几个领域来回穿梭,只有这样才是我自己——充分和真实的自己。
于是,编纂这部书对于自己,就有两种意义:一是梳 理,一是总结。所谓梳理,是将自己几个领域千头万绪的工作分开,理出时序与脉络,分清类别。所谓总结,则是在梳理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所写所画与所作所为进 行再思考。人无法改变昨天,但可以决定明天。我前边还有不短的路,需要走得更清醒更自觉。
依照上边的想法,采用分卷方式来划清我的几个不同的领域。
首先是分作上下两部,上部诗文书画,下部文化保护;前者为个人创作,后者为社会事业。上部三卷,两卷文学作品,一卷书画作品及其理论文字。下部三卷,分 别为近二十年在城市文化保护、民间文化抢救和传统村落保护方面的言论、文章、行动,以及大量的田野记录与田野散文。至于我在教育上的所思所为,未设专卷。 今年是我的学院建院十周年,我将另行编写一部图文集进行整理和总结。
我在自己的几个领域所写的文字数量都很大,本书只能择精摘要,不敢因卷帙浩繁而有劳读者。由于不同领域的工作各有特点,故各卷的分类方式互不相同,具体的构想与方法都写在各卷的分卷《序》中了。
尚须说明的是,我一向重视图像的见证价值,甚至认为“珍贵的照片”等同于文献。故而,将我人生、经历、事件、创作等各方面重要的照片,分别系列地插入各卷之中;不是作为插图,而是作为本书一部分不可或缺的内容。
我天性是个爱好与涉猎广泛、关切多多的人,这就给我总结自己时带来很大麻烦。我常常羡慕那种单纯的作家或画家,活得简明纯粹,还可以用一生力气去挖一口深井,然而我却偏偏不肯那样活着,否则我不再是我,也没有了这部书。
当我把这部书整理出来,我竟说:原来我是这样一个人!
(本文为《冯骥才》总序,发表时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