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去月塘小镇,自然就会多次去看石柱山和登月湖。两者都是月塘最美丽的影子,着实让基本还处农耕的后山村镇独具世外桃源的韵味。这里山水相连,山水相亲,山水相传。我几次的光顾终于听全了一段段流传在山水之间的故事,让这个原本是水库的登月湖和昔日是死火山的石柱山,有了许多美丽的传说,有了灵魂的律动,有了我们纷至沓来的好奇和渴望。
一次下着绵绵春雨,走进雨中的山,是一片朦胧的黛色,苍茫的山影仍不减巍巍肃立的气度,但看不到阳光照耀下的透亮和开阔。春雨霏霏,山路蜿蜒,四周葱郁茂密,尽是满地满山的绿色在旺盛地铺展开来。在细雨淅沥的润泽中,停下车,靠到边,向前嗅一嗅,齐着膝盖的株株茶树正在冒尖抽芽呢,嫩黄嫩黄的,略带清涩的茶香淡淡散开。不远处的茶园你会看见采茶妹子挎着篮子、顶着斗笠采摘细雨后的春茶,除了听到她们攀谈嬉笑的声音,偶尔也会有人在唱着断断续续的茶歌。因为小镇有石柱山,而真正算得上山的方圆百里也只有此山一座,石柱山也叫捺山。
我与村子里一位四代制茶的老茶农在时常碰面中成了忘年交,也是从他那里我对捺山有了更多的理解。还真是应了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捺山有绿茶,而且远近闻名,曾有茶仙子路过留下第一株茶苗,临走让随身的茶童留了下来教百姓种茶、采茶、制茶、泡茶。荒凉的山从此披上了茶装,听说当地过去也有一民谣:“山像和尚头,吃水贵如油。雀鸟无飞处,十年九不收。”告诉了我们月塘过去是山荒水少之地。茶童后来在山下砌了座寺庙,又因靠着不远处的登月湖,茶童名字里有水,大概父母跟他算过命里缺水,故起名水月禅寺。进寺门可见牌匾依旧。当地的县志上有注:寺中原有松柏万株,寺内有口水井,既大又深,像塘似潭,井中一轮明月漾其中,由此塘中之月逐渐传扬开来,后人遂称此地为“月塘”。寺中方丈是茶童从东边扬州高旻寺请来的法师,擅文墨,精茶道,在石柱山南边种了几十亩茶,常用寺内井水沏茶,清冽香远,神清气爽。你若来月塘赏月品茶,颇为风雅。清代大学者阮元闻此盛名,专门拜访,与方丈品茶论道,相谈甚欢,欣然挥毫留下一联:“佛法无边如云进山头行到山头云更远,禅机有限似月浮水面拨开水面月还沉”,后又加一句“神志空明法界”横联。禅与茶由此惠泽至今。
一次在轻轻月影之下,我路过登月湖,湖水波澜不惊,久居闹市之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心里会有一种别样的宁静。月亮的银光毫无吝啬的倾泄在湖面上,站在有月光下的湖畔,一阵又一阵迎面扑来,又转身散去的云雾,让你看到的是视野的浩渺,心灵的静谧,没有任何遮挡,没有任何粉饰,就是慢慢一湖透彻的水,满满一湖柔和的月光,伫立立在水光之间的只有你,无关其他,多么的静,又多么的美呵。你脚下向前一步触及的就是有过龙的传说的登月湖了,就连湖的名字都是那么的美,原来叫鸭嘴桥水库的名字早让人遗忘了。
同样也应了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据传,月塘以前有两口塘,每年清明前,东海龙王的三太子带仙女来捺山采茶呈天帝,常化身小白龙到登月湖戏水。塘口最深处住着一个黑鸭精,经常毁坏庄稼,坑害百姓,为非作歹。三太子闻听此事几次与黑鸭精交锋,都因水鸭精出招鬼魅,多次被打伤,昏倒在捺山脚下一塘口里,住在塘边上的茶姑小兰子发现后,带到家中,精心为三太子疗伤,很快痊愈。小白龙再次与黑鸭精对决,经三天三夜的厮杀,打败了黑鸭精。后来三太子告别乡亲返回龙宫,做上了东海龙王。村民在他们对决地方修了一座“鸭嘴桥”,就是今天我们去登月湖必经的水库大桥。又听说为谢小白龙,大家自发建了一座龙王庙,庙里供奉着小白龙的泥塑像,自此月塘再也没有干旱过,只要四季庄稼少雨缺水,天便降雨,我的那位茶农朋友说,是有远在东海的龙王护佑,天一干,就派雨神来月塘降雨了。
走进月塘一山一湖,停车相拥一草一木,风景自然,就连很多进村的路都是自然曲折的,慢生活的感觉会油然而生,情不自禁会在满身边的绿色世界里随便喊几声、唱几首,你如斯,我如斯,这里的茶农山民更如斯。怪不得,风靡全球的金曲《好一朵茉莉花》发源于斯,她是由著名词曲作家何仿根据月塘民间艺人表演的民间小调“鲜花调”整理、创作而成的。
万年之前的石柱山,山上山下种的是千亩的茶园,茶园里有出了名的绿阳春,还有采茶的妹子飘着清香的茶歌,茶歌里飘荡着茶农一年的兴奋和向往。对我,则是一次看登月茶茶艺表演上的地方“新娘茶”。新娘首先献上从娘家带来的果子,有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寓意“早生贵子”。然后就煮水泡茶。若泡给你的是冰糖茶,是给亲友甜蜜如意的祝福。敬茶时第一杯公婆,后按顺序相继敬茶。表演前后还贯穿着一个隆重肃立的祭茶典礼,很有浓郁的小镇风情。
千年之前的登月湖,流淌的是千亩的湖水。我知道,我只是月塘的一个过客,不能久住,但我每次来登月湖,都会蹲在湖边,用双手掬一口登月湖水,在看,是清纯,在喝,似甘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