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小说对话地域文化: 解构还是建构?
2015-12-08 20:18:31 来源: 人气:2575
来源:姑苏晚报
12月4日,由江苏省作协、苏州市文联、市作协联合举办的苏州当代小说与地域文化研讨会在苏州会议中心举行,此次研讨会以“地域文化对苏州当代小说的主要影响”、“新世纪以来苏州小说的地域文化特征”、“地域文化影响苏州当代小说发展的新的可能性”为议题,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等地的4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高论频出。
坚守地域文化建设苏州作家们守土有责
“要想表现地域文化,对作家主体是有要求的,至少作家要从小时候到高中生活在这个地方。沈从文到湘西,老舍到北京,莫言到山东,都是小时候在那里成长。”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苏州市作协名誉主席范培松认为,地域文化还是必须靠人物形象彰显,陆文夫在文坛上的地位,关键是有他的作品,其他地方抢不走,完全是一个苏州的作品。要反映苏州地域文化审美的理想、审美的诉求、审美的心态,苏州作家责任重大。目前来看,我们都守土有责,现在地域文化慢慢消失、流失,我们只能坚守,坚守就是先锋。
地域对一个作家的影响是互为彼此,互相说明和成就的。有时候解读一个作家和想象一个城市,可以落到这个城市的某个有趣的人,比如陆文夫之于苏州,范小青之于苏州,叶弥之于苏州。《文学报》副主编陆梅认为,叶弥的小说和小说里的人物一样,明明都是有故事的人,却波澜不惊,明明什么都没说,却像什么都说了。叶弥自己说是给小说做减法,这让她想起中国园林比起西方园林的宏伟庄严,中国园林要人性精致的多。“苏州园林布局小巧雅淡,叶弥小说,我自己觉得就有园林的气质,就是小而微,轻盈,有留白,这些气质在很多苏州作家的作品中隐约可见。”
地域文化是一个动态和变化着的过程
然而,如今地域文化好像在慢慢消失,各个地方在文化上越来越趋同,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彬彬把文化理解为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他认为,一个地域文化对文化创作的影响,主要是精神层面的文化,这个地域的人比较特有的价值观念,这个是不是变了,是不是相对比较缓慢地在变。第二,即便是物质层面,趋同里面仍然可以看到文化的差异,比如说拿西安做例子,西安的一个五星级宾馆和苏州的一个五星级宾馆,你比较一下,也许西安的硬件更气派,但很可能门把手是松的,抽水马桶是漏的,这种情况在南方就比较难发生,这就是在物质上体现出来的精神的差异。
在王彬彬看来,今天的苏州文化是明清以来形成的,是中国文化里面最精致的部分。很多年前他就看过资料,说满族人一路打过来,只有打到苏州,才发现生活可以如此精致。正因为如此,几百年以后,他们连马都不会骑了,所以不是辛亥革命颠覆了满清政府,是以苏州文明为代表的汉文明最精致的部分消灭了满族。
王彬彬认为,地域文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有几种方式,一个是直接的,明确的,这个作家写这个小说就是为了表现地域文化,就像冯骥才写天津一样。还有一个是间接的,作为底蕴和气息,是血液里面的地域文化性,所有的当代苏州作家,是怎样整体表现苏州地域文化,这种文学创作的个体性是非常重要和有意思的。
十几年之前王彬彬就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美食家》有一个特殊的文学史意义。他认为城市文学的消亡和城市的消亡是同步的,在改革开放之前的三十年,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每一个人都必须在一个固定的单位。直到1983年《美食家》的出现,意味着城市开始复苏,开始再生,也意味着城市文学开始再生。王彬彬说,其实整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城市文学是以《美食家》为源头的。
文学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还是人和自己
江苏文学、苏州文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这个流动是跟文学发展有关系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认为,当代中国的短篇小说越来越回归到“三言两拍”那样的情况,密集的搜集呈现社会上的很多新现象,在这种不知不觉的呈现中,作家们之间似乎展开了一种竞赛,谁搜集的更多,更新鲜,更好奇,更能够引起读者的好奇,谁就胜出了。所以小说就无形中成了社会的档案,人们看“三言两拍”有时候也会看到这一点。短篇小说,尤其在这个信息时代,如果跟过去的小说兴趣相比,如果还是在搜集社会的段子,各种社会的奇怪事情,在这方面大家展开竞赛,空间似乎不大。
其实,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现在,中国作家主要的失败和软肋,恐怕就是回到生活和回到自我。郜元宝直言:“要讲自己的话很难。我们的作家实际上不敢把主观面临的生活打开来给人看,而喜欢把自己变成一个工匠式的,一个搜集情报的,搜集社会档案的采购员、通讯员,把这些问题组装起来,跟你讲一些峰回路转的故事。”
文学固然要适应新时代的各种生活方式,但是文学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还是人和自己,人和他人的情感的关切问题。如果这些关切不触及到,那么文学就没有热度,没有温度。可能会觉得好看,但是不过心。